-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枯苇(kū wě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失去了生机,变得干瘪、无力。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次(xiāng cì)的意思:接连不断地发生或出现。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志气(zhì qì)的意思:指一个人坚定的意志和追求成功的精神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之仪的作品,名为《朝中措·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感慨和对往昔壮志消逝的抒情诗。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末景象,荷花凋零、芦苇干枯的萧瑟画面,以及夕阳西下的寂寞氛围,通过这种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这里,诗人借自己独自驾一叶扁舟归去的形象,抒发了对青春不再、年华老去的心境。霜寒往往象征着岁月的冷酷和生命的凋零,表明诗人已对寒冷不能忍受,不仅是体感上的,也包含精神层面的脆弱。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壮志英雄的回顾和反思。尽管年轻时满怀抱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激昂的理想和抱负逐渐消散,只剩下了一副苍老的面容。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山中麋鹿的托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依恋之情。麋鹿往来于山间,象征着自由自在,而“断云相次东还”则可能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晚年对于时光流逝、壮志未酬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某太守双寿联
双星牛女,应南极寿昌,是为太平之瑞,溯龚黄治谱,韩褚门风,七十年黻佩恩荣,昼锦堂新,五福备膺皇极训;
三山罗浮,接上清宫府,实惟至人所居,想园绮衣冠,刘樊伴侣,三千里海天歌祝,幔亭宴启,万家遥拜地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