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浮丘八景·其三珊瑚井》
《浮丘八景·其三珊瑚井》全文
明 / 陈大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珊瑚元产自遐荒涓滴擎来玉作浆。

脩炼旧曾闻此地灵泉清彻沧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灵泉(líng quán)的意思:指思想或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之泉,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创作力量。

清彻(qī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遐荒(xiá huāng)的意思:遥远而荒凉,形容地方偏僻或荒芜。

玉作(yù zuò)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像玉一样珍贵、高尚。

鉴赏

这首明代陈大猷所作的《浮丘八景(其三)珊瑚井》诗,以珊瑚井为题,描绘了一幅精妙绝伦的画面。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将珊瑚井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珊瑚元产自遐荒”,开篇即点出珊瑚井的来源,珊瑚生长于遥远的海域,象征着神秘与珍贵。“涓滴擎来玉作浆”,描绘了珊瑚井中清澈如玉的泉水,仿佛是天地间最纯净的精华,每一滴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这里,“玉作浆”不仅形容了水的清澈透明,也暗示了水的珍贵与高洁。

“脩炼旧曾闻此地”,提到古代修道者曾在此地修炼,增添了神话色彩和历史韵味,暗示了珊瑚井的神圣与古老。“灵泉清彻拟沧浪”,最后两句将珊瑚井的泉水与传说中的沧浪之水相提并论,赞美其清澈无比,仿佛能洗涤心灵,引人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珊瑚井的独特魅力,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诗人借助珊瑚井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纯洁心灵的渴望,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大猷
朝代:明

陈大猷(1198—1250)字忠泰,号东斋。三泽(今尚湖镇山宅)人。早年与弟陈荣夫师从饶双峰。宋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授缙云县令,历官两浙都运使,又迁六部架阁,终官兵部侍郎。开庆年间在都昌创办东斋书院。陈大猷学问渊博,对理学的研究颇有成就,为金溪学派一代硕儒。尝用朱子释经法、吕子读诗记例,采辑群言阐述己意,又著《尚书集传》。其学术思想对宋代学者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谢顾未斋惠连实叠前韵

长卿病肺几经秋,药饵频须正倚楼。

忽枉新篇题玉井,浑如高谊借荆州。

细倾圆实珠玑乱,尚带清香玉露浮。

见说功多心独苦,采莲歌罢使人愁。

(0)

初秋对月

今夜新秋月,三江复故乡。

龙归行雨后,蛩助捣衣长。

梧叶三分变,莼丝十尺强。

人间自离别,天上亦河梁。

(0)

挽胡休复庶常八章·其二

两提长安策,一鼓杨子枻。

三往成万里,名□心含悌。

犹记誓归来,买山因薜荔。

思旧百感生,荼毒甘于荠。

(0)

登烟雨楼

此日真晴好,偏登烟雨楼。

微茫一水外,远近万家浮。

白鹭依沙岸,渔罾聚曲洲。

烟光霞影杂,□□□淹留。

(0)

挽吴司李堵夫人·其一

秋入天台长簟清,安仁此夕不胜情。

幽溪只是平时水,呜咽流成别样声。

(0)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其二

老僧说法本多门,一石峨然万象奔。

却似息妫归楚日,开尽桃花总不言。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