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沙(biān shā)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沙漠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箕风(jī fēng)的意思:箕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也是一种音乐节奏的名称。在成语中,箕风意指和谐、舒畅的音乐声。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三会(sān huì)的意思:指三个人或三个团体之间的会议或会晤。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席箕(xí jī)的意思:席箕是指坐在箕席上,形容人坐得安稳、舒适。
- 注释
- 席箕:形容秋天的风吹过席子和簸箕,象征着凉意和萧瑟。
陇水:古代对西部河流的泛称,这里指边远地区。
边沙:沙漠边缘的沙地,暗示荒凉景象。
愁:表达诗人内心的忧虑或哀愁。
三会五更:一夜中的三个时段和五个更次,形容时间漫长。
欲吹尽:似乎要吹走所有的夜晚。
凡白:凡人的白发,暗指岁月流逝和人生苍老。
几人头:多少人的青春和生命。
- 翻译
- 秋风中,席箕摇动,大雁的叫声回荡在空气中,
陇水边的沙地满目凄凉,引发无尽的忧愁。
-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席箕风起,雁声阵阵,是秋天的特有景象。"陇水边沙满目愁"则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和心中思绪的交织之感,沙子与愁绪相伴,是边塞生活的写照。
"三会五更欲吹尽"一句,通过对时间的描摹,传达出诗人急切的心情。"不知凡白几人头"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通过头发是否变白来暗喻时光易逝和生死未卜,这里的"凡白"不仅指头发,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有限。
整首诗充满了边塞的苍凉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高骈通过这几句话,展现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以及作为边塞将士,对于时间流逝、生死易事的深切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三
明月出南斗,西园秋气清。
官闲自课儿,渊渊夜读声。
维公有佳儿,卓荦人中英。
兼习蟹行书,洞见四国情。
读书贵用世,宁止求诗名?
过也实能诗,昔侍东坡行。
东坡有谐语,不愿儿聪明。
天下愚鲁儿,何必皆公卿?
公卿今何为,所能惟行成。
蹙国日百里,甘作城下盟。
法弊不解变,残局空支撑。
何必用周礼,乃能误苍生。
高位无令才,令人贱簪缨。
令才不高位,空与世网撄。
念此夕不寐,挂户星何横?
褒忠爵在朝,食德书在楹。
中外四十年,里第无能营。
东坡不归眉,阳羡田可耕。
何时竟呼儿,负锄而带经。
秋风吹远梦,飞度阖闾城。
苏台吊吴王,或有麋鹿迎。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三》【清·丘逢甲】明月出南斗,西园秋气清。官闲自课儿,渊渊夜读声。维公有佳儿,卓荦人中英。兼习蟹行书,洞见四国情。读书贵用世,宁止求诗名?过也实能诗,昔侍东坡行。东坡有谐语,不愿儿聪明。天下愚鲁儿,何必皆公卿?公卿今何为,所能惟行成。蹙国日百里,甘作城下盟。法弊不解变,残局空支撑。何必用周礼,乃能误苍生。高位无令才,令人贱簪缨。令才不高位,空与世网撄。念此夕不寐,挂户星何横?褒忠爵在朝,食德书在楹。中外四十年,里第无能营。东坡不归眉,阳羡田可耕。何时竟呼儿,负锄而带经。秋风吹远梦,飞度阖闾城。苏台吊吴王,或有麋鹿迎。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367c6f910b3c90204.html
新乐府四章·其三万牲园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
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
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
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
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
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