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缠头(chán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乱不清。
到时(dào shí)的意思:指到了指定的时间或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
调发(diào fā)的意思:调整和发放。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旗红(qí hóng)的意思:形容战斗或战争中,红旗高高飘扬,象征着胜利即将到来。
去日(qù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已逝,不再回来。
戎服(róng fú)的意思:指古代武士、将军所穿的军服,也泛指军装。
儒装(rú zhuāng)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内在却空虚无实的伪装。
戍旗(shù qí)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防时,高悬的旗帜。也比喻坚守阵地,不易被攻破。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乡树(xiāng shù)的意思:指乡村中的一棵树,比喻乡村的名人或杰出人物。
衣袍(yī páo)的意思:指衣服、袍子,也用来比喻官职、地位。
庄农(zhuāng nóng)的意思:形容农村人朴实、淳朴、实在。
- 注释
- 调发:调动派遣。
籍:户籍。
半空:几乎空无。
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
闽中:福建省。
庄农:农民。
戎服:军服。
操戟:手持长戟。
儒装:文士服装。
拍弓:学习射箭。
去日:离开的日子。
乡树绿:家乡的绿色树木。
戍旗红:戍守的红色旗帜。
募金:募集来的金钱。
缠头费:赏赐或贿赂。
制衣袍:制作衣物。
禦北风:抵御北方的寒冷。
- 翻译
- 服役多年,户籍几乎空无,被调派到福建补充军队。
农民穿着军服手持长戟,太守身着文士服装学习射箭。
离开家乡那天,树木正绿,抵达时却见戍旗飘红,心中充满忧愁。
募集来的金钱不要作为赏赐之用,应留下制作衣物以抵御北方的寒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生活之间矛盾的心情。"调发年多籍半空"一句,透露出兵役频繁,民生凋敝的现实;"虎符招补至闽中"则显示了中央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与补充。
接下来的两句"庄农戎服来操戟,太守儒装学拍弓"描绘了一幅士兵由平民转变而成的景象,以及官员们学习军事以应对战乱的情形。这表明了战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去日初辞乡树绿,到时愁见戍旗红"则是诗人对于离开家园与再次见到军营景象之间情感的转变。这里"绿"与"红"形成鲜明对比,"绿"代表和平安宁,"红"则带有战争、血腥的色彩。
最后两句"募金莫作缠头费,留制衣袍禦北风"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的无谓消费以及物资浪费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生活在战乱中的人们不得不适应严酷环境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景象,以及士兵与民众之间关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仪曹养病归东吴
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
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
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
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
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
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
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
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丈夫落落期千载,不必纷纷空食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