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欲为南瑞,风才作北声。
欲掘馄饨荠,嫌泥懒出城。
北声(běi shēng)的意思:北方的声音。形容北方人的口音、语调或方言。
变更(biàn g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春英(chūn yīng)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过夏(guò xià)的意思:指夏天过去了。
花瓶(huā p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只具有外表美观,却缺乏实际价值或能力。
馄饨(hún tun)的意思:形容事物混杂、杂乱无章的样子。
祭灶(jì zào)的意思:祭祀灶神,表示尊重和感恩家庭中的灶神,以祈求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胶牙(jiāo yá)的意思:指人的牙齿黏合不牢固,容易脱落。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窥测(kuī cè)的意思:暗中观察、偷窥、打探消息。
六霙(liù yīng)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云雾密布的景象。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神奇(shén qí)的意思:指非常奇特、不可思议的事物或现象。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瓮菜(wèng cài)的意思:比喻言行不符合实际或者自相矛盾。
夏涝(xià lào)的意思:指夏季时期的水灾,多用来形容雨水过多,造成灾害。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胶牙饧(jiāo yá xí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黏在一起,形容咬合不开或牙齿粘腻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特殊的冬季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幻和时序颠倒的感慨。"夜来闻祭灶,犹卖胶牙饧"一句,通过祭灶(古代民间习俗,以米、面等物制成小人形状,用于驱邪)和糖果的买卖,反映出人们对节气变化的一种期待。然而接下来的两句"雪欲为南瑞,风才作北声"却显示了自然界的异常现象——本应是寒冷季节,却出现了暖意,甚至没有真正的冬天。
诗人通过"今年全不冷,此月未尝晴"表达了一种对气候异常变化的无奈和困惑。接着的两句"造化难窥测,神奇易变更"则是对自然界不可预知性的一种感叹,似乎在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有的规律,而人类有限的认知无法完全把握。
以下几句"淫霖过夏涝,槁树迸春英。热热如三伏,飞飞忽六霙"描绘了一幅反季节的景象:本应是冬日,却有夏雨连绵、树木萌发之状,甚至出现了像盛夏般的酷热和频繁降雪的情形。
最后几句"花瓶梅尽落,齑瓮菜尤平。欲掘馄饨荠,嫌泥懒出城"则是对这种反常气候下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连梅花也早早凋零,而园中蔬菜尚且生长不息;即便想要去挖掘野菜,也因为泥泞的路途而懒于出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反常气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界秩序和规律失衡的感受,同时也映射出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天灾频仍的一种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