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跨石梁,宛若飞虹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俯溪台的雄伟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高台势崒嵂”以“崒嵂”这一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高台的险峻与挺拔,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矗立于天地之间,展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与力量。
接着,“下瞰清流水”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下方,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与高台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平和,也暗示了高台之下的生机与活力。
“横水跨石梁,宛若飞虹起”则是对俯溪台独特构造的精彩描绘。横跨在水面上的石梁,如同彩虹般从天际延伸至地面,不仅增加了景观的视觉冲击力,也赋予了这处景致以浪漫与幻想色彩。这种将自然元素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的手法,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俯溪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蕴含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崒嵂”、“清流水”、“飞虹”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壮阔又幽静的意境,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人类智慧的光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丰干寄怀戴天卿
我昨过隆阜,问子人不识。
见子因吾友,执手便相得。
嗟我阅世多,老眼太青白。
如子自不群,肝肠映颜色。
我从齐云还,留连爱落石。
僧厨爨无烟,溪边学闭息。
须臾千村素,犹馀半岩黑。
绝叫清景中,不禁酒喉亟。
飞书往报子,犯夜旋相即。
岂无严城限,况复路崎仄。
感子欣然来,累累载觞炙。
使我获一醉,陶然共枕籍。
别子几何时,又见阳月易。
丰干与隆阜,相望苦相忆。
东门李女郎,颇不事妆饰。
迎门粲一笑,此意可怜惜。
期子重来过,楼头新月直。
秋征
修途错昏昼,曜灵匿朱光。
鸟雀夜各归,游子独迷方。
征途递隐见,落落参与商。
前驱入谷底,后乘超山阳。
沮洳见虎迹,诘屈惊羊肠。
洪流屡崩岸,欲济无津梁。
徒怀千金瓠,未享五馈浆。
娟娟繁华子,鼎食坐高堂。
王生驱九折,临路独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