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诀追颠素,闻踪共懒融。
小黎庭卉外,三昩洒樽中。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首句“放生曾结社”,点出友人以慈悲为怀,通过放生活动结交志同道合之士,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接着“游戏更谭空”,表明友人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乐趣,更在闲暇时探讨佛法,追求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草诀追颠素,闻踪共懒融”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友人的行为比作追寻古代草书大师颠素的笔法,以及共同探索佛学的奥秘,表现了他们对艺术与宗教的深厚兴趣和追求。这里“草诀”指草书的规则,“颠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别称,以其狂草著称。
“小黎庭卉外,三昩洒樽中”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生活情趣的高雅。小院之外,花木扶疏,室内则有酒樽相伴,暗示着他们在自然与艺术的熏陶下,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
“八禹澜翻偈,宁堪举似公”最后两句,以“八禹”比喻友人学问广博,如大禹治水般深邃,所诵之偈语如同波澜壮阔,难以言喻其精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智慧与修为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所悟境界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在艺术、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共同追求与高雅品味,是一幅充满禅意与人文关怀的画面。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馀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绕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远公不出山,坐受天龙供。
地祇敢爱宝,木石亲输送。
岩岩千年屋,山立屹不动。
风云宿修梁,星斗近华栋。
亭亭碧香炉,薝卜时自涌。
五云严拥卫,天乐下鸾凤。
神池閟宝象,光怪发岩洞。
谁能陟其巅,手揽湖龙鞚。
东堂黄金藏,龙像俨环拱。
萧条亡国辇,拙朴昔谁用。
扫堂为一睡,清极乃无梦。
思归戒晨发,结束勤仆从。
鸿钟振林莽,月落朝岚重。
再往堕渺茫,猿鹤应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