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如霜力未衰,又持黄纸到荒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边(ān biān)的意思:安抚边境,稳定边疆。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边策(biān cè)的意思:指在行动或决策时,同时考虑多个方面,以避免一方面得利而另一方面受损。
补衮(bǔ gǔn)的意思:指补偿,弥补损失或缺陷。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林麓(lín lù)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地,形容景色优美、生态繁茂。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马前(mǎ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发展或行动的先后次序颠倒。
农圃(nóng pǔ)的意思:农田;农庄。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霜力(shuāng lì)的意思:指秋霜的力量,比喻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小范(xiǎo fàn)的意思:形容规模小,范围窄的事物或行为。
两鬓如霜(liǎng bìn rú sh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鬓发已经如霜一般白了,表示年龄已经很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在荒僻之地履职的情景,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首句“两鬓如霜力未衰”,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虽已年老,但精神依然饱满,充满活力的形象。接着,“又持黄纸到荒陲”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工作地点偏远且艰苦,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继续承担起职责。
“马前落日穿林麓,暑后悲风断柳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落日穿过树林,暑气消散后,凄厉的秋风吹断了柳枝,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挑战。这种景象不仅衬托了诗人的孤独与坚韧,也预示着他在艰难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
“敢谓甲兵期小范,欲将农圃学樊迟”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战乱,但心系国家,渴望像小范一样以武平叛,同时也向往像樊迟那样致力于农业发展,体现了其多方面的治国理念和抱负。
“十年未献安边策,今日徒悬补衮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贡献更多安边之策的遗憾,以及对未来仍怀有希望,希望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展现了明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