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道力(dào lì)的意思:指道德力量或道义力量。
挥日(huī rì)的意思:挥霍光阴,不珍惜时间。
枯枝(kū zhī)的意思:指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或没有用处的人或事物。
力战(lì zhàn)的意思: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毫不畏惧地奋力作战。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神空(shén kōng)的意思:形容心思空虚,没有主见或没有思考能力。
天神(tiān shén)的意思:指具有非凡才智和超凡能力的人。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微芒(wēi máng)的意思:微小的光芒或光线。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信道(xìn dào)的意思:指言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成分。
行神(xíng shé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神态或举止非常得体、得宜。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障海(zhàng hǎi)的意思:形容难以逾越的大海,比喻困难重重,难以克服。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道力为喻,表达了对内心修炼的追求。他强调通过修炼道力,能够战胜外在的万籁之声,但若内心纷扰不止,便无法真正超越自我。诗人进一步借鸾凤不栖枯枝松的形象,寓意高洁之士不会选择困厄的环境,暗示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人期待天神降临,以清明之心沟通天地,然而即使听到外界的声音,也难以消除内心的嘈杂。他坚信生死之间,只要道心坚定,行为上也能保持超脱。最后两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说能阻挡大海使其西流,甚至让太阳逆转方向,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道的力量和信念的强烈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龚自珍对于精神修炼的深刻思考和个人追求,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泊震泽口
日落草木阴,舟徒泊江汜。
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
洄沿值渔翁,䆗窱逢樵子。
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
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
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
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
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