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及 第 后 赠 试 官 唐 /高 拯 公 子 求 贤 未 识 真 ,欲 将 毛 遂 比 常 伦 。当 时 不 及 三 千 客 ,今 日 何 如 十 九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常伦(cháng lún)的意思:指人们之间的常规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九人(jiǔ rén)的意思:指九个人,表示人数众多。
求贤(qiú xián)的意思:寻找有才能、有智慧的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三千客(sān qiān kè)的意思:指能够招待三千客人的豪华宴席,形容待客周到、宴请盛大。
十九人(shí jiǔ rén)的意思:指人数众多,十分庞大的群体。
- 注释
- 公子:指贵族子弟或有权势者。
贤:有才能、品德优秀的人。
毛遂: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的一个普通门客,后来自荐出使楚国表现出色。
常伦:普通的人才,常规水平。
三千客:比喻众多门客。
十九人:可能暗指某次特定事件中的十九个人,与毛遂相比。
- 翻译
- 公子寻找贤才并未认清真面目,想把毛遂当作普通的人才来衡量。
当年他还不如三千门客中的一员,如今又怎能与那十九人相提并论呢。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个人才华不被当世所识,渴望得到公正评价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屈。"未识真"表达了对自我价值尚未被外界认可的无奈,而"欲将毛遂比常伦"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有着极高的自信,意图以毛遂自荐于公孙杵臼的故事来比喻自己渴望得到应有的评价。接下来的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悲观情绪,"当时不及三千客"暗示在当下,即便有上万人聚集,也未能发现自己的才华,而"今日何如十九人"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现在即使只有区区十九个人,也已足以见出诗人的卓越与独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于外界评价的渴望,情感复杂而深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