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能饭(néng fàn)的意思:指能够养活自己,自给自足。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徒然(tú rán)的意思:徒然指的是毫无意义、空费心力的行为或事情。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心尚(xīn shà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心理状态或价值观念。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自顾(zì gù)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表达了作者与弟弟相处时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尽管外界有诸多事情,但作者的心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
接下来的四句“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则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诗人在安静的居所中,不为世事所扰,即便是日光已经高照,也仍旧沉浸于梦乡之中,直到钟声响起才缓缓起床用餐。头发未梳,书籍散乱,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自在状态。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中的“清川”和“空林”都是自然之景,它们与诗人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接下来的两句“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进一步描写,这里的“青苔”、“细草”都给人以柔和、舒适之感。
最后四句“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中,“窗外鸟声闲”和“阶前虎心善”都是超脱尘世的象征,而“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繁杂世界时的心境——淡泊明志,不为物役。紧接着,“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强调了作者与万物共存的哲学思考,而“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则是这种思考所带来的心灵宁静和豁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清净淡泊的生活态度。
故人身披紫绮裘,腰佩宝玦骑胡骝。
英风侠气横四海,辞我远向淮南游。
淮南桂树应犹在,八公举手遥相待。
明月高悬五两头,随君千里过淮流。
十年鞍马边城道,又向边城见春草。
春草萋萋路入秦,长安北望空愁人。
荆楚奇材多剑客,感慨相逢思报国。
男儿事业早致身,青鬓须防雪霜迫。
我向人閒久拂衣,白云相伴掩岩扉。
调琴鼓罢清商曲,愁见孤鸿天际飞。
年来典尽鹔鹴裘,远宦深惭马少游。
痛哭恨无裨国论,偷安终不为身谋。
谁怜饥虎空摇尾,却羡寒龟暗缩头。
但得渭川千亩竹,也胜霜鬓取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