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其四》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其四》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三更月黑迟迟正是同君永别时。

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照旧题诗

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阴和更悲。

我欲吞声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鹤子(hè z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非常聪明。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宿火(sù huǒ)的意思:指一直燃烧的火焰,比喻长久积蓄下来的怒气或仇恨。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阴和(yīn hé)的意思:指事物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因素。

永别(yǒng bié)的意思:永远分别,永远离别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照旧(zhào jiù)的意思:仍然保持原状,不发生变化。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哭左吏部大来八首》中的第四首,以哀悼友人左大来的去世为主题。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逝者离别时的悲伤心情。

首句“三更月黑漏迟迟”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与黑暗,暗示了离别的沉重氛围。接着,“正是同君永别时”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哀痛。

“残药已抛馀宿火,孤灯还照旧题诗”两句,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逝者共度时光的回忆。残余的药物和熄灭的灯火,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孤灯下重读的旧诗,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雁群入雾行应断,鹤子无阴和更悲”运用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雁群在雾中飞行,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而孤鹤在没有阴影的环境中鸣叫,更加深了诗人的悲伤。

最后,“我欲吞声吞不得,杜鹃啼彻海东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法抑制的哀伤。他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最终还是无法忍住,如同海东的杜鹃鸟,啼声穿透了整个海域,传达出无尽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寿李都宪七十

十年匡济属垂衣,六诏山川拥节归。

心绕赤墀随日辇,风行铜柱肃霜威。

金銮天上留诗卷,黄石人间访钓矶。

松竹岁寒知不厌,更看兰玉在庭闱。

(0)

别潘少承之京

汀洲渺渺怆离情,塞雁随人又北征。

燕地楼台云外耸,秦淮花柳日边明。

才华狗监应知己,家世河阳旧擅名。

此去君门还咫尺,不须回首越王城。

(0)

心远亭探梅得霜字

京兆池亭万树芳,半临秋水半含霜。

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

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

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0)

登临清城新楼

楼橹临边起,旌旗蔽日翻。

众山多鲁望,一水控河源。

直取岩城镇,应防敌骑奔。

战閒耕士乐,时远霸风存。

迥眺山川异,烦忧鼓角喧。

嗣宗偏引恨,平子易销魂。

老去无长策,春归忆故园。

帝乡何处是,愁望且开尊。

(0)

养拙楼为潘子朋赋

万象临观尽,三山结梦遥。

平林朝捲雾,曲浦暗通潮。

偃卧从书懒,尘劳仗酒销。

空中下鸾鹤,云气故飘飘。

(0)

同梁思立邓君肃梁少仲林开先宿梅庵

名山宜结夏,亦自断尘情。

支竹同僧懒,煎茶爱水清。

石间移席坐,松下挟书行。

但惬浮生兴,无忧佛不成。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