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
《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

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夕(chén xī)的意思:指早晨和晚上,泛指时间的两个极端,表示整天、一天到晚。

孝道(xiào dào)的意思: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指的是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道德准则。

知达(zhī dá)的意思:知识广博,见识深远。

翻译
璘师挖掘了这眼泉水,早晚侍奉着年迈的双亲。
由此可知,通达之人的心,怎能离开孝顺的原则。
注释
璘师:对某位名叫璘的老师的尊称。
凿:挖掘。
此泉:指代前面提到的泉水。
晨夕:早晚。
奉:侍奉。
亲老:年迈的父母。
因知:因此知道。
达者:通达的人。
岂尝:怎能。
离:离开。
孝道:孝顺的道理或原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诗中描绘了一个孝顺之心的场景。"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表达了对祖辈之恩的感念与回报,通过人工开凿的泉水,早晚都能用以供养年迈的父母,这里的“璘师”指的是具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则是说因为懂得达观之人的心怀,从而领悟到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不会离开孝顺父母的美德。

诗中通过对泉水的刻画,以及诗人对“孝道”的表述,展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觏个人的修养与思想境界,其用意深长,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伦价值的颂扬。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送董通副南归

董公本健者,一跌初未防。

我持一樽酒,出送衢路旁。

前林颓晚日,四野浩气霜。

临分已多感,怀旧况难忘。

今昔文恭公,出身济时康。

三阶夹华盖,八座近文昌。

白屋下寒畯,青云假翱翔。

小心出谦谨,庶事资劻勷。

维时相业盛,世济皆忠良。

二刘实规随,得公道弥光。

尚意先帝日,辇毂起非常。

天狼入紫极,野鼠窥金床。

声气连宫掖,炮火彻禁厢。

皇子自提剑,内人多束装。

銮舆时在外,众议失仓皇。

公力劝回跸,涕泣揽帝缰。

天威一奋振,神武信洸洸。

临事见谋断,时亦赖杜房。

至今下马坟,人怀白云冈。

喜君嗣前哲,天衢再腾骧。

朝廷念勋旧,恩意甚濊汪。

病免岂得已,告归何太忙。

誓将守邱墓,终老无出乡。

余本门下士,况复眷梓桑。

思随渡江去,区区申椒浆。

临歧不克偕,泪下空沾裳。

(0)

彭口晓望

彭城遥望青山转,泗水微流绕沛县。

北来不见石中鱼,南飞正有沙边雁。

昨夜扁舟雨气凉,河干日出弄晴光。

秋草几人迷故国,侵晨独立烟苍茫。

(0)

雨后由西郊至龙居寺·其三

软舆摇兀似轻航,颇怪橙林碍日光。

转过桥头迤南去,绿云如水蘸平冈。

(0)

客氏拜·其三

当年客氏拜,奉之抵锡赍。

身歼浣衣局,秽气塞四海。

运丁百六朱明移,客氏拜,三字在。

(0)

黄河五堤咏.遥堤

凭处亘地轴,蜿蜒宁计里。

何处鱼鳞屋,陡觉鳌背起,愿巩千百年,黄流不到此。

(0)

罗坪山寄咸斋表弟

微雨初消静宿氛,幽花满路暗香闻。

纵横田纳弯环水,高下山蒸散碎云。

石径村烟遥欲接,树头人影细难分。

天然一幅清秋景,粉本凭谁远寄居。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