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寝(pì qǐ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级官员避开夜间睡眠,通宵工作。
朝霞(zhāo xiá)的意思:朝霞是指早晨初升的红霞,比喻事物刚开始发展或者人生的黎明时刻。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鸣鞘(míng qiào)的意思:指剑出鞘,表示战争即将开始或者事情即将发生。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霜蹄(shuāng tí)的意思:形容马蹄上的霜冻,比喻行军迅速。
宿霭(sù ǎi)的意思:指夜晚的露水,也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沉淀而形成的智慧或学问。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银台(yín tái)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官员或权贵之家。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斋禁(zhāi jìn)的意思:指禁止吃肉、酒等封斋的规定。
招携(zhāo xié)的意思:招募、吸引人才或朋友,使其归附自己
樽酒(zūn jiǔ)的意思:指大量酒水,也比喻丰盛的酒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起宿直后,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奉慈斋告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首联“玉殿鸣鞘辟寝闱,银台归骑蹀霜蹄”,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鸣鞘”、“归骑”、“霜蹄”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宿直官员清晨退朝的情景,既有肃穆庄严之感,又透露出一丝宁静与清冷。
颔联“楼光已映朝霞动,树色犹衔宿霭迷”,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朝霞初现,光影交错,树影朦胧,宿霭未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颈联“身贵承明翻厌直,岁穷樽酒幸招携”,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身为朝廷重臣,却因“承明”(即宫中)的繁忙而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在年末之际,能与友人相聚,共饮美酒,享受片刻的轻松与欢愉,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也有对友情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尾联“太常几日休斋禁,亦欲从公醉似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尽情畅饮的愿望。太常,古代官职名,此处借指友人。诗人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享醉酒之乐,仿佛要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官场与自然、友情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他们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