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达观(dá guān)的意思:心态开朗,对事物持乐观、宽容的态度。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岛屿(dǎo y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孤立无援。
即事(jí shì)的意思:指立即处理当前的事情,不拖延。
几案(jī àn)的意思:几案指的是摆放书籍或文房四宝的案几,比喻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列嶂(liè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人才众多,层次高。
凌乱(líng luàn)的意思:指秩序混乱,乱七八糟。
灭迹(miè jì)的意思:彻底消灭,没有一丝痕迹留下
喷薄(pēn bó)的意思:形容水流、泉水等喷涌而出。
蓬壶(péng hú)的意思:指草编的水壶,比喻穷苦无依。
瀑水(pù shuǐ)的意思:瀑水,指从山崖或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比喻文笔雄健、气势磅礴的作品。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相凌(xiāng líng)的意思:指相互超越、相互凌驾。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消散(xiāo sàn)的意思:消散指的是事物逐渐散去、消失或消散。
轩窗(xuān chuāng)的意思:指高大、宽敞、明亮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屋子豪华富丽。
烟涛(yān tāo)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波涛汹涌的景象。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娱人(yú rén)的意思:令人愉悦或娱乐的人或事物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攒峰(zǎ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或浪峰连绵不断地聚集在一起。
真心(zhēn xīn)的意思:真诚的心意,真心实意
真僧(zhēn sēng)的意思:真正的僧人,指具备真实修行境界的佛教僧侣。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征帆(zhēng fān)的意思:比喻远行、出发或开始新的事业。
- 翻译
- 真正的僧人隐居于静室,心无杂念,深含通达的人生智慧。
描绘的山峦如同画卷,峰峦直插云霄。
红色的崖壁耸立眼前,白日里仿佛帘幕被轻轻卷起。
仙境般的景象仿佛从窗户和几案中显现,大海近在咫尺。
波涛汹涌,岛屿错落,海景壮观。
航行的船只在空中飘摇,瀑布如水雾洒向半空。
这些奇景似乎可以攀登,却只能在想象中赞叹。
心灵与真实的自我融为一体,适合静静欣赏。
如同置身赤城仙都,又漫步在沧海之滨。
眼前的景象使人愉悦,从此烦恼得以消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室内观赏山海图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想象与领悟,达到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两句表明僧人专注于内心修炼,将自身的精神世界与外界隔绝,只留下一份对远方山海的观赏。这种超脱世俗的状态,是诗中一种重要的情感基调。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描绘了画中的山峦连绵,与天际相接,给人以壮丽无比之感。这里的“列嶂”和“攒峰”生动地展现了自然山脉的层次与雄伟。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则是说僧人的眼前仿佛有着红色的岩石林立,就像清晨时分不清真假的帷幕一样。这种描写增强了画中景象的生动性和对自然之美的渴望。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进一步加深了僧人与山海图之间的联系,使得室内外界相互融合,创造出一个既是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空间。
接下来的“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则是对画中烟雾和波涛、岛屿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多变与动态之美。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中的“征帆”给人一种远行者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愫,而“瀑水洒天半”则是对壮观自然景象的再次赞叹。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海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则是说僧人的内心与自然景象相通,达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杳与”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内心,而“真心冥”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肯定。
最后,“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是说僧人的心灵仿佛已经登上了那远方的美丽之地,并在那里徜徉自得。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领悟,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超越和释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海图的观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以及通过艺术作品感受自然、达到精神宁静与满足的独特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
有叟有叟,居岳之室。忽振金汤,下彼巉崒。
闻蜀风景,地宁得一。富人侯王,旦奭摩诘。
龙角日角,紫气盘屈。揭日月行,符汤禹出。
天步孔艰,横流犯跸。穆穆蜀俗,整整师律。
髯发垂雪,忠贞贯日。四人苏活,万里丰谧。
无雨不膏,有露皆滴。有叟有叟,无实行实。
一瓶一衲,既朴且质。幸蒙顾盼,词煖恩郁。
轩镜光中,愿如善吉。
夜对雪寄杜使君
片片含天意,纷纷势莫拘。
洒于诸瑞后,忧恐一冬无。
鹤凚声偏密,风焦片益粗。
冷牵人梦转,清逼瘴根徂。
扫径僧倾笠,为诗士弃炉。
桥高银螮蝀,峰峻玉浮图。
盈尺何须问,丰年已可□。
遥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