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过长(guò cháng)的意思:过分冗长或超过一定长度
俊髦(jùn m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外貌英俊潇洒,衣着光鲜。
权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权势门第,指有权力和地位的家族或家门。
僧字(sēng zì)的意思:指僧人的字迹,比喻字迹潦草或难以辨认。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心违(xīn wéi)的意思:心意相背,内心不一致
樱笋(yīng sǔ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迅速,犹如樱花一样迅速生长。
指笑(zhǐ xiào)的意思:指责嘲笑、嘲讽
字格(zì gé)的意思:指字形整齐、工整,书法规范美观。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樱笋时(yīng sǔn shí)的意思:樱笋时是指樱花开放之时,也指春天的时候。
- 注释
- 饮筵:宴会。
博席:广大的宴席。
心违:内心不自在。
野眺:野外远望。
春吟:春天的吟唱。
涧风声:山涧的风声。
转澹:变得清淡。
僧字格:僧人的诗风。
卑:朴素。
水国:水乡。
荷蓑雨:披着蓑衣在雨中。
贫过:比...更贫困。
樱笋时:樱花盛开的季节。
头角俊髦: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应指笑:可能会嘲笑。
权门:权贵之家。
踪迹:行动轨迹。
差池:不合常规。
- 翻译
- 在宴饮的场合中,我的心却与之相悖,独自欣赏野外春景,低声吟唱,又有谁能理解。
琴声中仿佛有山涧清风,变得越来越淡雅,而我的诗歌,缺少了僧人的禅意,显得朴素简单。
遗憾的是,我离开了水乡,披着蓑衣在雨中劳作,贫穷的生活甚至不如长安的樱花时节。
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可能会嘲笑我,因为在权贵们的生活中,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行动不合常规。
-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名为《自贻》。从这段落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不屑世俗的高洁情怀。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
这里诗人借用“饮筵”和“博席”来描绘一场宴席的繁华场景,但他表明自己的内心与这种喧嚣无关,同时也对远处传来的春日吟唱感到陌生。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不为红尘所动的心境。
"琴有涧风声转澹,诗无僧字格还卑。"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谈论艺术创作。首先,他形容自己弹奏的琴音如同山涧中的清风,声音清新而纯净;然后他说自己的诗歌中没有低俗的词汇,文辞高雅却不失谦逊。这两句显示了诗人追求艺术上的高洁和自我要求的严格。
"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他说自己怨恨无法将那些如同水边蓑草般珍贵的记忆带走,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在繁华的长安城中度过了贫穷的樱花季节。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现实中的苦涩。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自己的年轻气盛如同美好的发式令人称羡,但自己却对那些追求权力的人的踪迹感到不屑一顾,只愿独自徜徉在池塘边。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超然物外和清高自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秦中咏古
驱车乐游原,东下鸿门阪。
草木半黄落,凄其岁云晚。
当年宴会处,衰柳拂行幰。
古人竭智勇,机事如环转。
南郑幸西归,彭城竟东返。
歧路在须臾,得失迥悬远。
叹息俱陈迹,徒旅去偃蹇。
且就夕阳中,野人原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