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萧疏:稀疏的。
尽地林:铺满大地的树林。
无影:几乎没有影子。
浩荡:广阔无垠的。
连天月:连绵的月亮。
有波:泛起波纹。
独立:独自站立。
空亭:空荡的亭子。
人睡后:人们入睡之后。
洛桥:洛阳的桥。
风便:微风吹过。
水声多:水声显得更多。
- 翻译
- 稀疏的树林几乎无影子铺满大地,
广阔的天空中连绵的月光泛起波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静谧与孤寂之美。"萧疏尽地林无影"写出了月光下的树林,枝叶稀疏,没有了白日里的浓荫,只剩下清冷的月色。"浩荡连天月有波"则是夜晚的江水,在浩瀚的黑暗中,连绵不断,与天空相接,似乎也能感受到微妙的波动,这不仅形容了月亮,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涟漪。
"独立空亭人睡后"中的"独立"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孤独,而"空亭"则是这份孤寂的具体载体,夜深人静之时,只有空旷的亭子伴随诗人的沉思。"洛桥风便水声多"中,"洛桥"可能是指古都洛阳的某座桥梁,"风便"暗示了夜晚微弱的风,而"水声多"则是在这静谧之中,唯一能听到的声音,是河水轻柔的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心境和情感。这种在月光、江水与风声中的孤寂,不仅是外部环境的写照,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澄台远眺
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徬。
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
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循磴缘梯腰脚健,拨云披雾精神强。
襟带鲲身萦鹿耳,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
更上一层凌绝顶,齐州数点烟微茫。
荡胸不知东海阔,极目始信秋天长。
鸿濛辟后水东注,涓滴会归百谷王。
蓬莱清浅信有以,激浪冲沙成堤防。
赤崁城西海变路,安平不用一苇杭。
风帆沙鸟时出没,西屿霞彩照屋梁。
远树如针林如荠,渔舟唱晚归渔庄。
会须一览众山小,魁斗卓立孙儿行。
四顾踌躇足清旷,凭栏吊古悲沧桑。
鸡笼以南打鼓北,延袤千里引领望。
自入版图百年久,沐浴日月生辉光。
钓龙台古今何在,越王故址成荒凉。
美人去后麋鹿走,姑苏往迹怀吴阊。
燕昭好士差足慕,自昔黄金招贤良。
珥笔须与雅颂亚,灵台欢乐重赓飏。
《澄台远眺》【清·黄通理】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徬。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循磴缘梯腰脚健,拨云披雾精神强。襟带鲲身萦鹿耳,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更上一层凌绝顶,齐州数点烟微茫。荡胸不知东海阔,极目始信秋天长。鸿濛辟后水东注,涓滴会归百谷王。蓬莱清浅信有以,激浪冲沙成堤防。赤崁城西海变路,安平不用一苇杭。风帆沙鸟时出没,西屿霞彩照屋梁。远树如针林如荠,渔舟唱晚归渔庄。会须一览众山小,魁斗卓立孙儿行。四顾踌躇足清旷,凭栏吊古悲沧桑。鸡笼以南打鼓北,延袤千里引领望。自入版图百年久,沐浴日月生辉光。钓龙台古今何在,越王故址成荒凉。美人去后麋鹿走,姑苏往迹怀吴阊。燕昭好士差足慕,自昔黄金招贤良。珥笔须与雅颂亚,灵台欢乐重赓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467c6d61e96bb8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