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庆(dà qìng)的意思:指喜庆、盛大的场合或节日。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鼓震(gǔ zhè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开大(kāi dà)的意思:扩大规模或范围,使事物变得更大
内殿(nèi dià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的内宫室。
南郊(nán jiāo)的意思:指的是城市的南边地区或城市的郊区。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三传(sān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信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从而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泰坛(tài tá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权威的人或事物。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温旨(wēn zhǐ)的意思:指言辞温和而有深意,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和滋味的话语。
霄上(xiāo shàng)的意思:指高出天空的极高之处,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玉几(yù jǐ)的意思:指人的脸色白皙如玉,容貌美丽。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湛露(zhàn lù)的意思:指清晨或晚间露水的清澈明亮。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慎行的《纪赐四十首(其十七)冬至恭侍庆成大宴》描绘了冬至时节宫廷盛大的庆祝活动。首句“南郊夜燎泰坛烟”展现了夜晚在南郊泰坛举行祭祀仪式,熊熊烟火弥漫的壮观景象。接着,“内殿朝开大庆筵”描述了清晨内殿开启庆祝宴会,气氛庄重而热烈。
“两陛衣冠承湛露”写宫廷官员身着华服,接受皇恩如甘露般的洗礼,象征着尊贵与荣耀。“千门钟鼓震钧天”则通过密集的钟鼓声,渲染出庆典的宏大和威严。诗人以“亲瞻玉几云霄上”形容皇帝在高高的宝座上,仿佛与天齐高,显示出皇家的崇高地位。
“久汎仙杯日月边”暗指皇帝赐予的美酒,犹如神仙之饮,让臣子们感受到无比的恩宠。“温旨三传咸已醉”表达了群臣在接旨后沉醉于皇恩之中,而“欢声动地未央前”则生动描绘了庆典现场欢声雷动,直至未央宫前,气氛达到了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庆典的盛况,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仪,又传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饮东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释迦黄面禅可誇,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繁枝摘索灿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酹江月/念奴娇·其五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金缕曲·其二十二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一笑披衣起。笑昨宵、东风似梦,韩张卢李。
白发红云溪上叟,不记儿孙年齿。
但回首、秦亡汉驶。
苦苦渔郎留不住,约扁舟、后日重来此。
吾已老,尚能俟。少年未解留人意。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
天上玉堂人间改,漫欸乃声千里。
更说似、玄都君子。
闻道酿桃堪为酒,待酿桃、千石成千醉。
春有尽,瓮无底。
水调歌头·其十六和王槐城自寿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
卿卿少年去后,心与道人同。
挥麈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钟。
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
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
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
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
水龙吟·其二寿周耐轩
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
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
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
信江南,自有真儒未用,须待见、衮和绣。
闻说锋车在道,更四辈、传宣来骤。
蟠胸何限,天门夜对,春宫晨奏。
梅子阴浓,菖蒲花老,桔槔闲后。
但北关下泽,遗民社在,贺公归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