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赐酺(cì pú)的意思:赐予美酒和食物。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激扬(jī yáng)的意思:形容激动而兴奋的情感。
讲幄(jiǎng wò)的意思:指主持大会或宴会时主持人站在讲台上发言,比喻主持大局或起带头作用。
汰侈(tài chǐ)的意思:淘汰奢侈、摈弃浪费。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五坊(wǔ fāng)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系囚(xì qiú)的意思:被囚禁或束缚在一定范围内,无法自由行动。
扬清(yáng qīng)的意思:表扬清廉正直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召对(zhào duì)的意思:召对指在考试、竞赛或评比等场合中,根据规定或要求,选拔出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或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选择合适的人或物。
激扬清浊(jī yáng qīng zhuó)的意思:指振奋激昂,扬清扬浊。
太平天子(tài píng tiān zǐ)的意思:指自以为能够统治全天下,实际上却毫无能力或条件的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在治世中的作为,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全面关注与深思熟虑。首句“太平天子,日临讲幄”开篇即点出皇帝的治世背景和日常活动,他每日亲临讲学之所,体现了勤政爱民的精神。接着,“赐酺赋诗,与众共乐”,描述了皇帝与臣民共享欢愉的场景,通过赋诗来增进与民众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召对群材,激扬清浊”一句,展现了皇帝广纳贤才、辨识真伪的智慧,他亲自接见各类人才,激发他们的才华,同时剔除不良风气,保持政治生态的清明。紧接着,“亲录系囚,惧刑之虐”则体现了皇帝对司法公正的重视,他亲自审阅囚犯的案件,避免严酷刑罚带来的不公,彰显了仁政理念。
最后,“罢献五坊,汰侈还朴”表明皇帝致力于减少奢侈浪费,废止不必要的宫廷娱乐活动,提倡简朴之风,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向更健康、务实的方向发展。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皇帝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高瞻远瞩与人文关怀,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