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城知法在,问罪见谋深。
帐外军声寂,怀中帝诏临。
就擒(jiù qín)的意思:指被敌人捉住,无法逃脱。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快人(kuài rén)的意思:指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人,也可指心思灵活、机智聪明的人。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强藩(qiáng fān)的意思:指强大的势力或者有力的支持。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授首(shòu shǒu)的意思:授首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被处决或被斩首。
外军(wài jūn)的意思:指外国的军队。
问罪(wèn zuì)的意思:追问罪行,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或受到惩罚。
已就(yǐ jiù)的意思:已经完成或达到预期目标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平定叛乱的壮举,展现了对法律的尊重与对罪行的严惩。首句“朝睹南阳奏,强藩已就擒”开篇即点明了事件的核心——朝廷收到南阳的奏报,得知叛乱的强藩已被捕获。这种快速而果断的行动,体现了朝廷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法律尊严的决心。
接着,“弃城知法在,问罪见谋深”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事件的背景和深层意义。叛乱者放弃防守,选择逃离,这并非简单的战术选择,而是对法律权威的无视。朝廷通过审慎的策略,最终追究了叛乱者的责任,彰显了法律的公正与深谋远虑。
“帐外军声寂,怀中帝诏临”描绘了战场上的宁静与皇帝旨意的庄严。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但空气中弥漫着胜利的宁静,皇帝的诏书如同神圣的命令,传达着对胜利的肯定和对未来的规划。这一场景既展示了军事行动的高效,也体现了君主权威的至高无上。
最后,“两年三授首,真是快人心!”总结了事件的结果,表达了民众对正义得以伸张的喜悦之情。在两年的时间里,叛乱者被连续三次处决,这样的结局不仅震慑了潜在的叛乱者,也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对朝廷治理的信心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事件的紧张与激烈,同时也传递出对法律正义的颂扬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高城面脩涂,呀豁若箕口。
其右释子庐,苍柏荫庭牖。
翘翘幕中彦,疏怀脱喧垢。
结辔游禅扃,弹弦乐嘉友。
华榱翳广坐,仰视眩丹黝。
朱光羞晨樱,绀玉折春藕。
初筵颇清简,中醉稍喧糅。
歌休众管作,令发洪钟叩。
横浮或见违,义蕴□□□。
酒酣隘常见,大观资远取。
上跻危磴盘,却立土崖斗。
长川自西来,逶迤带坰薮。
绿树下成列,猎猎清风走。
侧身宇宙间,群动何纷纠。
自顾龌龊极,天地一罂缶。
安得修灵根,超然出诸有。
孤根随地发,繁蕊破霜迟。
但取凋零晚,何忧赏爱移。
物情伤老大,人事阅兴衰。
会有陶彭泽,清樽与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