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迹》
《浪迹》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浪迹长安陌,修途日以难。

河流谁谓广,海水自知寒。

懒嫚存愚性,婆娑贵官

春深上雨何处渔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贵官(guì guān)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权贵地位显赫的人。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浪迹(làng jì)的意思:指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上雨(shàng yǔ)的意思:指雨势逐渐加大,下得更大了。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浪迹》,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通过“浪迹长安陌”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游历四方,足迹遍及长安街巷的豪迈与自由。然而,“修途日以难”则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暗示了诗人或许在追求理想或实现抱负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

“河流谁谓广,海水自知寒。”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河流的宽广与海水的寒冷来象征人生的广阔与艰难。河流虽广,但并非无尽,而海水的寒冷则是永恒的,以此来比喻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困难与挑战却是永远存在的。

“懒嫚存愚性,婆娑耻贵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个性的坚持,以及对官场虚伪的反感。他不愿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丧失自己的本性和自由,宁愿保持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这种生活可能被视为愚钝或不被世人理解。

最后,“春深湖上雨,何处少渔竿。”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湖面上渔民忙碌的景象。诗人在这里或许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忙碌却可能迷失方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个性、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江苏抚署联

官须守正做来,苟事事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欲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0)

嘲某公子联

罢官谈德政;阔少学穷酸。

(0)

集句联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0)

咸若馆春联

日耀东瀛,璇室问安云似绮;

星回北斗,珠宫寄赏物皆春。

(0)

东西围廊春联

朝爽启神霄,蓂滋左砌;青阳升丽景,芝秀东房。

(0)

右门春联

珠囊晷纬迓休征,福界垣昭太乙;

玉烛年华彰瑞应,昌辰化溥由庚。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