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李 参 政 因 送 曹 泸 州 寄 简 宋 /叶 适 大 厦 元 须 独 木 枝 ,李 公 补 处 属 良 时 。千 年 立 国 唐 虞 上 ,一 念 勤 民 禹 稷 思 。恨 昔 寡 闻 空 自 误 ,况 今 消 尽 有 谁 知 。双 凫 双 雁 萧 萧 影 ,孤 屿 亭 边 正 着 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处(bǔ chǔ)的意思:指补偿损失或弥补缺陷的行为。
大厦(dà shà)的意思:形容局势危急,事物即将崩溃或灭亡。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寡闻(guǎ wén)的意思:形容知识、信息贫乏,见闻有限。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立国(lì guó)的意思:指建立一个国家或政权。
良时(liáng shí)的意思:适宜的时机或良好的时光。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双凫(shuāng fú)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样子。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禹稷(yǔ jì)的意思:禹稷是指禹的功绩和稷的粮食,比喻对国家的贡献和人民的福祉。
正着(zhèng zháo)的意思:指按照正常的方向或顺序进行,不偏离原则或规则。
- 注释
- 大厦:国家。
元须:不必。
独木:一根木头。
李公:指代某位有贡献的人。
良时:合适的时候。
千年立国:历经千年的国家建设。
唐虞:古代的太平盛世,指唐尧与虞舜时期。
一念:片刻的思考。
禹稷:大禹和稷,古代贤明的君主。
恨昔:遗憾过去。
寡闻:见识少。
消尽:消失殆尽。
有谁知:有人知道。
双凫双雁:两只天鹅和大雁。
孤屿:孤岛。
亭边:亭子旁边。
正着黐:正粘着蜘蛛网。
- 翻译
- 国家大厦不能仅靠一根木头支撑,李公的贡献恰逢其时。
历经千年,我们的国家建立在唐虞盛世的根基之上,人民的福祉总让人想起大禹和稷的勤勉精神。
遗憾的是过去见识浅薄,白白错过了许多,更何况现在一切已消失,又有谁知道呢。
两只天鹅和大雁在亭子边的湖面上留下孤独的身影,孤岛边的亭子似乎粘满了蜘蛛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谢李参政因送曹泸州寄简》。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历史的沉思。
开篇“大厦元须独木支,李公补处属良时。”两句,诗人以宏伟的大厦比喻国家的根本,而“独木”则指代坚固的支柱,象征着国家必须依靠有才能的人才来支撑。这里的“李公”应是指当时在位的贤能之士,“补处属良时”则表明他能够在适宜的时候补缺救弊。
接着,“千年立国唐虞上,一念勤民禹稷思。”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千年立国”,指的是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强盛的国家。这里的“唐虞”则是古代两个理想化的盛世,而“一念勤民”表达了诗人的关怀,希望统治者能像禹、稷这两位古代圣君那样勤劳于国事,关心民生。
在“恨昔寡闻空自误,况今消尽有谁知。”中,诗人流露出对过去历史的遗憾和对现实的无奈。昔日的错误往往因为信息不畅而导致,而如今即便是过去的一切都已消逝,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这段历史呢?
最后,“双凫双雁萧萧影,孤屿亭边正着黐。”诗人借景抒情,以“双凫双雁”、“孤屿亭边”营造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这里的“着黐”,即是指心不在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情感流露,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亦好园梅花
一别经年见未曾,冲寒相值意凌兢。
肌肤姑射仙人雪,品格中山孺子冰。
清浅池塘春未动,黄昏篱落月初棱。
从来自倚心如铁,被恼如今似少陵。
亦好园春晚再用前韵
境净山明别一家,几多垂柳袅平沙。
閒中牵梦一池草,空里愁人万点花。
细雨朝朝兼暮暮,淡烟整整复斜斜。
绿阴青子真堪画,满意春风磬水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