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其一》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其一》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陋巷当年窭人箪瓢乐处有经纶

居然更起为邦问,岂是先生亦厌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窭人(jù rén)的意思:指贫穷的人。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简陋环境却内心富足的文人形象。首句“陋巷当年一窭人”点明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并不富裕,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生活条件艰苦,用“窭人”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他的贫穷状态。然而,接下来的“箪瓢乐处有经纶”则揭示了这位人物的精神世界。即使物质匮乏,他依然能够从简陋的生活用品中找到快乐,并且在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展现出他深邃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

“居然更起为邦问”,这句话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志向和能力。他不仅满足于个人的精神追求,更愿意站出来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岂是先生亦厌贫”,最后两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主人公并非因厌倦贫困而投身公共事务的肯定,强调了他的行为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而非个人利益的驱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在贫困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和积极作为的描述,赞美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社会责任和理想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秋江钓舟图

西风吹满荻芦花,酿作霜寒啼乱鸦。

买得钓船如屋里,只将秋水老南华。

(0)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其一

满院晚葵秋日清,裹头强起坐前楹。

谁云欠却看花福,病里看花别有情。

(0)

八月一日出郊秋色佳甚

远山流水晓云和,松有盘陀竹有坡。

两月簿书堆积满,千重岩壑梦魂多。

莼丝渐逐秋心长,雁信凭将旅恨过。

一出郊关风景别,桃源未敢问如何。

(0)

维扬哭蔡石冈侍郎

鱼鸟犹疑水上军,河州重到不堪闻。

才名满世谁当忌,膏馥宜人秪自焚。

已向盖棺须论定,聊从破箧觅遗文。

西门总是伤心地,泪迸羊昙湿暮云。

(0)

自怀玉驿复行舟

行尽山程复水程,水南山径更须行。

攀高渐识浮云薄,度险频惊怪石轻。

到处一身真逆旅,传来满耳总虚名。

阴晴未定秋将半,忽听松声是雨声。

(0)

游东石山园

度壑穿岩窅窱通,好山多在夕阳东。

望穷碧海龙宫近,踏破苍苔鸟篆工。

花坞四时常带雨,洞门终日细含风。

仙踪法界如堪拟,不是蓬壶即华嵩。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