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冬煖》
《鹧鸪天.冬煖》全文
元 / 刘基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窗外群蛙久不鸣,夜来忽听满池声。

客心且喜逢冬暖,天意犹当放晚晴

尘劳事,莫关情清风皓月忘形

夭桃应妒芙蓉色,故发鲜花照眼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发鲜(fā xiān)的意思:指事物变得更加新鲜、美好,比喻事物焕发出勃勃生机。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皓月(hào yuè)的意思:明亮的月光,指明亮的月亮或月光洒满的夜晚。也用来形容光明、纯洁、明亮的事物。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劳事(láo shì)的意思: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付出辛勤努力和辛苦劳动。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忘形(wà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鲜花(xiān huā)的意思:指新鲜美丽的花朵,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新鲜事物。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夭桃(yāo táo)的意思:指美丽而娇嫩的桃花。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鹧鸪天·冬暖》描绘了冬日里一个温暖的小插曲。首句以静写动,窗外长久未闻蛙鸣,冬夜忽然听到满池蛙声,显得格外清新。"客心且喜逢冬暖",诗人寓居他乡,冬日里感受到一丝暖意,心中不禁生出喜悦之情。

接下来,诗人将这种暖意归因于上天的安排,暗示着即使在严冬,也有放晴的好兆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尘劳事,莫关情",诗人劝告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纷扰,要让心灵得到解脱,享受清风皓月带来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比喻,以夭桃(早春桃花)艳丽的颜色反衬芙蓉(荷花)的素雅,表达出对芙蓉淡然高洁品质的欣赏,同时也借花喻人,暗示自己在冬暖中保持内心的清明和高洁,不愿与世俗争艳。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朝代:元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生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二五○

去时栀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谁分江湖摇落后,小屏红烛话冬心。

(0)

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忆·其一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愧在镫前。

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0)

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0)

淑清院

石径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树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烟。

屈膝红墙绕,蜎蜎紫阁连。

不如深翠处,精舍足幽偏。

(0)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0)

长相思

钿箜篌。纤指柔。一曲吴歌不上喉。时时饧倦眸。

锦缠头。金带钩。细喘轻颦博得不。谁知离别愁。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