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陆倕之手,名为《释奠应令诗》(其三)。在诗中,陆倕以庄重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教育的场景与理念。
“鼓宗式训,成均戒典。” 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庄严性,鼓宗作为教育的象征,传递着严谨的教诲,成均则是古代学府的代称,戒典则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句诗体现了古代教育注重礼仪、纪律和规范的特点。
“将弘四术,且陈三善。” 这里提到的“四术”指的是儒家的四种主要学问:诗、书、礼、易;而“三善”则可能是指仁、义、礼三种道德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通过教育弘扬知识与美德的意图。
“周胶聿建,虞庠载阐。” “周胶”和“虞庠”分别指代周朝和虞朝的教育制度,这里通过历史的追溯,强调了古代教育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聿建”和“载阐”则分别表示建立和发扬,突出了教育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发展与传承。
“博习方亲,离经向辩。”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学习者广泛涉猎知识,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辩论的情景。这里的“博习”意味着广泛学习,“亲”则表示亲近、喜爱,而“离经”则是指脱离传统的教条,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整体上,这两句诗展现了古代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释奠应令诗》(其三)通过描绘古代教育的场景与理念,展现了教育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古代学者追求知识、崇尚道德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失调名.九月豫章道中
帆轻一扇,晓色碧涟秋岸。
林破寒烟,星河淡落,青山如染。露浥芙蓉茜。
翠涩枯棠瓣。傍疏柳西风几点。关铎沉,鸡塞远。
行行尚缓。家在绿云天半。
念归舟游子,一片乡心撩乱。菊黄金绽。
满首插、茱萸遍。
兀坐逗遛江畔,对旅雁沙汀,盼煞白蘋秋苑。
满江红.读曹太史原词,再和端之作
八斗才华,似大海、紫澜初涨。
爱楚俗、年年端节,彩丝驱恙。
榴喷早红开午宴,挥毫击钵蒲筵上。
缔金兰、珠玉尽名流,欢相饷。墨花浓,香飘漾。
郢市曲,争先唱。笑韵成金谷,漫倾醇酿。
何如风雪苦情思,不劳蜡屐携筇杖。
比芙蓉出水更天然,难形状。
满江红.和曹顾庵年伯
秋近江南,荷香处、绿波烟涨。
消永昼、一觞一咏,葛巾无恙。
文宴不须陈玳瑁,淋漓醉墨瑶笺上。
鲙松陵、新钓四腮鲈,渔家饷。小鼎中,轻云漾。
险韵句,频频唱。也胜它黄公垆畔,共酌村酿。
细雨曾催杜老诗,花开不待三郎杖。
看群贤满座似神仙,兰亭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