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风未憖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
我虽閒寂忝祠史,家请官供尚仓粟。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孛辘(bó lù)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或才能超出一般人,具有非凡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
不验(bù yàn)的意思:不验指的是不经过验证或不经过检验。
仓粟(cāng sù)的意思:指粮食储备丰富,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尘甑(chén zèng)的意思:指尘土多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世俗繁华的场所。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丰隆(fē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实丰满,充盈富裕。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立秋(lì qiū)的意思: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连三(lián sān)的意思:连续三次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目前(mù qián)的意思:指现在、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年谷(nián gǔ)的意思:年谷指的是一年的庄稼收获,也可以泛指一年的收成或者年景。
贫交(pín jiāo)的意思:指交往贫穷的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上诉(shàng sù)的意思:向上级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复审或请求改判。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吴侬(wú nóng)的意思:吴侬是中国方言中对上海话的称呼,也指上海人。
无藉(wú jiè)的意思:没有借口或理由
戏论(xì lùn)的意思:
(1).漫不经心的言论。 晋 左思 《蜀都赋》:“ 三蜀 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 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2).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 李贽 《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 惲子居 傍葛藤树为戏论也。”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枵腹(xiāo fù)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非常饥饿。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占年(zhàn nián)的意思:占据年份,占据时间。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无藉在(wú jiè zài)的意思:没有借口或理由
这首宋诗《秋雷叹》是范成大所作,通过对立秋时节雷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灾害和百姓生活的关切。首句“立秋之雷损万斛”以雷声象征歉收,预示着可能的粮食短缺。诗人引用吴地习俗,认为雷声预示着当年的收成,接着指出丰隆(雷神)无需借助雷鸣显示威力,此时的雷声反而显得凄厉。
诗中描述了连月的干旱,人们在屋内发出哀叹,诉说天气酷热,雷声似乎在助虐旱魃,使得天候更加严酷。诗人自谦身为祠史,虽然地位不高,但家中还有官府供给的粮食,然而看到周围贫苦朋友的困境,他感到无力应对即将到来的饥荒。
诗人期盼吴地的民间说法不灵验,希望秋天能带来丰收,用黄云(稻米)换取白玉般的美食。他提醒人们不应随意将天象与人事混为一谈,自然的力量并非人力所能左右,像裨灶(掌管祭祀的小吏)那样妄断灾福是不可取的。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也流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关注社会现实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颍能知前辈心。
古驿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
战士尸上虫,虫老生翅翼。
目怒体甲硬,岂非怨飞激。
栉栉北方来,横遮遍天黑。
戍妇闻我言,色变气咽逆。
良人近战死,尸骸委砂砾。
昨夜魂梦归,白骑晓无迹。
因知天中蝗,乃是尸上物。
仰面久迎视,低头泪双滴。
呼儿勿杀害,解系从所适。
蝗乎若有知,飞入妾心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