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炳炳(bǐng bǐng)的意思:形容光辉灿烂、光彩夺目。
臣节(chén jié)的意思:忠诚的节操和品德。
成仁(chéng rén)的意思: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舍弃个人的生命和利益。
存亡(cún wáng)的意思:指生存与灭亡,存活与毁灭。
带花(dài huā)的意思:带着花朵或花瓣。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古成(gǔ chéng)的意思:旧时的事物或观念变得陈旧过时。
汗简(hàn jiǎn)的意思:汗简是指汗水流得很简单,形容轻松、容易。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有德所作的《恭挽赠中宪大夫崇庆州牧常公》组诗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常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辽阳今喜媲睢阳,炳炳名垂汗简长”以辽阳和睢阳相媲美,赞美常公的名声如同烈火般辉煌,长久地镌刻在历史的简册上,寓意深远,彰显了常公的卓越功绩与不朽声名。
颔联“昔岭风烟饶剑气,浣溪俎豆带花香”描绘了常公过去的事迹与生活场景,山岭间弥漫着剑气,象征着他的英勇与智慧;浣溪边摆放的祭品,香气四溢,暗示着他对家族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君恩况复荣孙子,臣节洵无愧帝乡”进一步赞扬常公不仅得到了君主的恩宠,使子孙荣耀,而且在忠君守节方面无愧于国家,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与忠诚的精神。
尾联“自古成仁惟志士,眼前何必悼存亡”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收束全诗,指出自古以来成就仁德之人唯有志士仁人,不必为常公的离世而过于哀悼,体现了对常公精神的永恒纪念与崇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既是对常公个人事迹的颂扬,也是对其高尚品格与伟大精神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英雄人物的崇高礼赞与深情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蕉溪岭
蕉岭何嵯峨,峻极侵汉耸。
岩峦势崚嶒,草树影蒙茸。
羊肠仄径回,螺髻尖峰拥。
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
曦轮仅平过,星纬翻下拱。
罡风劲而冲,游气蓊以壅。
循厓必蹲躬,蹑级难举踵。
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
高隼翮每抢,健马息亦恿。
韩愈岂虚哀,王尊乃真勇。
轻舆苦陟降,牵掣资众捧。
虽谢脢腓劳,屡动毛发竦。
昏黄履坦道,虩虩抱馀恐。
申思三首·其二
白日匿西景,扶桑复东辉。
岐路南以北,往来更践之。
人生百年内,赋命良不齐。
凤凰翔九霄,闻韶下来仪。
朝食丹山粟,夕饮天汉涯。
驽骀服鞭策,曲阪驱且驰。
驱驰岂遑恤,所嗟意乖违。
一为北山叹,听者心伤悲。
苍天高无极,悠悠当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