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者本在山,隐者亦在山。
老樵竟何之,我独忘朝餐。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晨兴(chén xīng)的意思:晨兴意为早起、早起的时候。形容人早晨起床活动、工作的时候。
持斧(chí fǔ)的意思:手持斧头。形容人有能力有决心,准备行动。
负薪(fù xīn)的意思:指背负着柴草或薪柴,形容负重辛劳。
跻攀(jī pān)的意思:指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言事(yán shì)的意思:指言语能够决定事情的成败,也可以理解为言辞的力量。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欣赏和向往。首句“樵者本在山,隐者亦在山”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既是樵夫也是隐士,他们都选择山林作为生活的场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虽言事不同,并依林泉间”表达了他们虽然职责不同,但都与自然紧密相连,享受着山林的宁静。
诗人细致地刻画了樵夫的一天:早晨,“晨兴持斧出,扪萝与跻攀”,樵夫带着斧头,沿着藤蔓攀登山崖,展现了勤劳的形象;傍晚,“向夕负薪归,落日同掩关”,背着柴火回家,与落日相伴,生活节奏简单而和谐。流水和白云的意象则增添了山居的诗意,象征着自然的循环和生活的平淡。
最后两句“老樵竟何之,我独忘朝餐”,以对比的方式表达诗人对老樵生活方式的羡慕,自己甚至忘记了早晨的餐食,流露出对这种远离尘世、自在生活的深深向往。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暝夜敲窗,凉波戛橹,嫩寒先到无舲。
几度筝篷,如何绿鬓都星。
晓风残月添唫伴,问者边、多少长亭。
又催成、江北江南,烟雨冥冥。
游踪悔被霜期误,向关河唤梦,冷颤镫青。
水叠云重,苍茫写上诗屏。
天涯无欠秋声处,最可怜、偏是湘棂。
酒初醒、一带妆楼,有个人听。
蘋湾打桨归来晚,相逢旧鸥俱老。
剩墨题笺,残衫换酒,一样飘零怀抱。绿眉凋早。
又蝶病花前,蝉悽树杪。
凉入西楼,故人独夜梦魂悄。
几回剪灯留话,甚卖花门巷,生遍秋草。
笛眼肥烟,琴心瘦雨,中有别愁多少。词仙去了。
问谁与商量,吟秋碎稿。候馆无眠,暗蛩啼到晓。
客程悄。正湘怨侵弦,吴音随棹。
访南朝山色,依然蒋家好。
相逢坐说旗亭梦,欲哭翻成笑。
几销凝,故国鸦多,天涯鸥少。重理旧时稿。
记蛮雪红衫,燕尘乌帽。此日相如,应是倦游了。
伤心词赋终何用,一样供凭吊。
缉荷衣,翻恨秋归不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