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满院櫹椮影,助以依根蟋蟀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移栽竹子后庭院中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秋日韵味。
首先,“送来满院櫹椮影”,诗人以“满院”二字展现竹影遍布整个庭院的景象,通过“影”字细腻地描绘出竹子在阳光或月光下投射出的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接着,“助以依根蟋蟀音”,诗人巧妙地将竹林与蟋蟀的声音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听觉元素,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蟋蟀的叫声在竹林中回荡,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凉意。
“今日閒庭风露下”,诗句中的“閒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空旷庭院的情景,而“风露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微风拂面、露珠轻触肌肤的清凉感。
最后,“平添几许识秋心”,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这里的“识秋心”不仅指对秋天景色的欣赏,更包含了对岁月流转、时光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生命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移竹后的庭院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清雅脱俗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霖铃·琼楼玉宇
琼楼玉宇。
满人寰似、海边洲渚。
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
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
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
郢中旧曲谁能度。
恨歌声、响入青云去。
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
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
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移居东村作
避地东村深几许?
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寰海清
画鼓轰天。
暗尘随宝马,人似神仙。
天恁不教昼短,明月长圆。
天应未知道,天天。
须肯放、三夜如年。
流酥拥上香軿。
为个甚、晚妆特地鲜妍。
花下清阴乍合,曲水桥边。
高人到此也乘兴,任横街,一一须穿。
莫言无国艳,有朱门、锁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