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不相遭,所贵在相赏。
雪中蕉正绿,火里莲亦长。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冬寒(dōng hán)的意思:寒冷的冬天。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惚恍(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人迷迷糊糊、心神恍惚、不清醒的状态。
空碧(kō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净,无云无雾的样子。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萧爽(xiāo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状态。
雪片(xuě p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分散、零散或无法团聚的状态。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阴六(yīn liù)的意思:指阴暗的气氛或阴谋诡计。
幽意(yōu yì)的意思:幽深的情感和意义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李流芳的《和朱修能蕉雪诗》是一首巧妙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的佳作。诗中以“蕉阴六月中”开篇,描绘出夏日炎炎之下,一片清凉之感,通过“风前飒萧爽”将这种凉意具体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夜半孤梦回,时作山雪想”,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想象着山间雪景,将夏日的凉爽与冬日的雪景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下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从夏日的凉爽转向冬日的寒冷,“冬寒雪片深,敲窗得清响”,通过雪敲窗户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寂静与清冷。随后,“庭空碧叶尽,幽意犹惚恍”,描绘了庭院在雪后的空旷与静谧,虽无绿叶,但诗人的心境却依然充满了幽深的意趣。
最后,“亦知不相遭,所贵在相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即使不能亲自体验,也愿意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理解。“达人观世间,真幻岂有两”,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真实与虚幻并非截然不同,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世界的丰富面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