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得家书》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收到家乡书信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一纸乡书来万里”,描绘了家书跨越遥远的距离来到游子手中的情景,既突出了书信的珍贵,也隐含了游子与家乡相隔万里的现实。这句诗以“万里”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游子离家之久。
次句“独怜游子客天涯”,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里的“独怜”二字,不仅强调了游子的孤单,也表达了家人对游子的深深挂念。游子身处天涯,却在家人的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诗句更加触动人心。
后两句“书中纵有千言语,总是丁宁早到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尽管家书中有千言万语,但其核心内容无非是家人对游子的关怀与期盼,希望他能早日回家。这两句诗以“丁宁”(叮嘱)一词,生动地传达出家人对游子的殷切希望和爱意,同时也反映了游子对家的渴望与归心似箭的心情。
整体而言,《得家书》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简洁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游子与家乡之间复杂而深刻的情感纽带,以及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家庭、故乡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乾隆八年秋朕奉皇太后恭谒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世德舞辞十章章八句
粤昔造清,匪人伊天。天女降思,长白闼门。
是生我祖,我弗敢名。乃继乃承,逮我元孙。
元孙累叶,维祖之思。我西云来,我心东依。
历兹故土,仰溯始谋。皇涧过涧,缔此丕基。
于赫太祖,肇命兴京。哈达辉发,数渝厥盟。
如龙田见,有虎风生。戎甲十三,王业以兴。
爰度爰迁,拓此沈阳。方城周池,太室明堂。
不宁不灵,匪居匪康。事异放桀,何心底商。
丕承太宗,允扬前烈。倬彼松山,明戈耀雪。
以寡敌众,杵漂流血。惜无故老,为余详说。
余来故邦,瞻仰桥山。慰我追思,梦寐之间。
崇政清宁,载启南轩。华而不侈,巩哉孔安。
维我祖宗,钦天敬神。执豕酌匏,咸秩无文。
帷幔再张,樽俎重陈。弗渝弗替,遵我先民。
先民宅兹,载色载笑。今我来思,圣日俯照。
爵我周亲,荩臣并召。亦有嘉宾,欢言同乐。
懿兹东土,允惟天府。土厚水深,周原膴膴。
南阳父老,于是道古。有登其歌,有升其舞。
我歌既奏,我舞亦陈。故家遗俗,曷敢弗因。
浑灏淳休,被于无垠。勿替引之,告我后人。
《乾隆八年秋朕奉皇太后恭谒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世德舞辞十章章八句》【清·弘历】粤昔造清,匪人伊天。天女降思,长白闼门。是生我祖,我弗敢名。乃继乃承,逮我元孙。元孙累叶,维祖之思。我西云来,我心东依。历兹故土,仰溯始谋。皇涧过涧,缔此丕基。于赫太祖,肇命兴京。哈达辉发,数渝厥盟。如龙田见,有虎风生。戎甲十三,王业以兴。爰度爰迁,拓此沈阳。方城周池,太室明堂。不宁不灵,匪居匪康。事异放桀,何心底商。丕承太宗,允扬前烈。倬彼松山,明戈耀雪。以寡敌众,杵漂流血。惜无故老,为余详说。余来故邦,瞻仰桥山。慰我追思,梦寐之间。崇政清宁,载启南轩。华而不侈,巩哉孔安。维我祖宗,钦天敬神。执豕酌匏,咸秩无文。帷幔再张,樽俎重陈。弗渝弗替,遵我先民。先民宅兹,载色载笑。今我来思,圣日俯照。爵我周亲,荩臣并召。亦有嘉宾,欢言同乐。懿兹东土,允惟天府。土厚水深,周原膴膴。南阳父老,于是道古。有登其歌,有升其舞。我歌既奏,我舞亦陈。故家遗俗,曷敢弗因。浑灏淳休,被于无垠。勿替引之,告我后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567c681a28bfd8445.html
拟古诗·其四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一览犹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