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行常低循,猫坐辄箕踞。
问猫尔何之,翻瓮窃醢脯。
爱憎(ài zēng)的意思:指喜欢和厌恶,爱和憎恨。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出位(chū wèi)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群体中表现出众,超过一般水平。
出庭(chū tíng)的意思:指被告人或证人在法庭上出席、出庭作证。
醢脯(hǎi fǔ)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指责。
呵斥(hē chì)的意思:指严厉责备或斥责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箕踞(jī jù)的意思:形容坐姿懒散,不庄重。
拘肆(jū sì)的意思:形容言行拘束,不敢放肆。
糠籺(kāng hé)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或品德低劣,不值得期待或依赖。
怜惜(lián xī)的意思:怜惜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困境感到同情和同情,并表现出关心、照顾和保护。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寝处(qǐn chǔ)的意思:指睡觉的地方或住所。
搜搅(sōu jiǎo)的意思:指调查、打听消息,以便揭发真相或解决问题。
素餐(sù cān)的意思:指只吃素食,不食肉类。
庭户(tíng hù)的意思:指家庭、家室。
同寝(tóng qǐn)的意思:同寝指同床共寝,比喻心意相投,关系亲密。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鱼肉(yú ròu)的意思:指被人欺负、欺压、侵害,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反抗的局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畜生活场景,通过对猫和狗不同行为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万物各有其性的观察与感悟。诗中的“饭猫奉鱼肉,怜惜同寝处”表现出猫咪咪地享受着主人的宠爱,与主人亲昵;而“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则展示了狗狗被喂食之后,不乖巧地被赶出屋外的情形。接下来的两句,“犬行常低循,猫坐辄箕踞”进一步对比了狗和猫在行为上的不同:狗狗走路时总是低头顺从,而猫则喜欢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蜷缩起来。
诗人通过“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表达了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赞赏,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可强求一致。到了夜晚,“虚堂夜搜搅”,犬类总是能够在昏暗中捕捉到老鼠,而“问猫尔何之,翻瓮窃醢脯”则描绘了猫咪即使面对美食也不愿出手,这里可能包含了一种讽刺或幽默。
最后两句,“犬虽出位终爱主,猫兮素餐乌用汝”,表达了狗狗尽管有时会被主人训斥,但仍旧忠心耿耿,而猫咪则似乎对食物总是淡然,不太在意主人的赏赐。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通过对猫和狗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自然界中生命多样性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