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路傍蚕妇》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阳 路 傍 蚕 妇 宋 /翁 卷 两 鬓 樵 风 一 面 尘 ,采 桑 桑 上 露 沾 身 。相 逢 却 道 空 辛 苦 ,抽 得 丝 来 还 别 人 。
- 注释
- 两鬓: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纪大或劳苦。
樵风:指樵夫在野外劳作的艰辛。
一面尘:身上沾满灰尘,表示辛苦劳作。
采桑:古代妇女的劳动之一,摘取桑叶喂养蚕。
桑上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清苦的生活。
相逢:相遇。
空辛苦:徒然辛苦。
抽得:抽出。
丝:这里指蚕丝,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还别人:赠予他人。
- 翻译
- 两鬓已经布满樵夫的风霜,身上沾染了采桑时的尘土。
相遇时却只说辛劳无所得,即使抽出蚕丝也都赠予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辛勤劳作的蚕妇形象。"两鬓樵风一面尘",说明她长期在野外劳作,风吹日晒,鬓发被柴火烟熏,脸上沾满尘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艰辛生活。"采桑桑上露沾身"进一步描绘了她在清晨采桑的情景,尽管露水打湿衣裳,但她依然坚持劳作。
"相逢却道空辛苦",当她与人相遇,诉说自己的辛劳时,对方可能只是淡淡地说一句"空辛苦",流露出对她的同情和理解,但也暗示了社会对底层劳动者付出的忽视。最后两句"抽得丝来还别人",揭示了蚕妇的生存状态,她辛苦劳作,最终收获的丝线却要转交给他人,自己并未得到实质的回报。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勤劳而境遇凄凉的蚕妇形象,反映了古代农村妇女的艰辛生活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翁卷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严濑大雪
二十九年前,老母到严濑。
此日重来游,随行皆儿辈。
儿长苕霅间,未审江流派。
自入富春江,风景先睹快。
昨宵息狂飙,吹雪如掌大。
倏忽遍山头,重重压篷背。
上天散飞琼,大河明玉带。
某水某山林,母为道梗概。
一角隐城楼,洼然处险隘。
想见当日情,长与冰霜耐。
欸乃舟橹遥,回首万山内。
惟有南北峰,高插云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