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求 胡 忠 简 公 赞 宋 /周 必 大 春 秋 尊 王 ,外 攘 夷 狄 。幼 学 壮 行 ,终 始 惟 一 。凛 然 英 气 ,尚 父 是 匹 。揭 之 徂 征 ,可 却 回 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回纥(huí hé)的意思:回旋踢是指在跳起或旋转的动作中,利用腿部的力量进行踢击。
凛然(lǐn rá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或气势严肃、庄重,充满威严和冷峻。
却回(què huí)的意思:却指转身,回指转身回去。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攘夷(rǎng yí)的意思:指抵抗外来侵略者,驱逐外国势力。
尚父(shàng fǔ)的意思:尊敬父亲,尊重父辈。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夷狄(yí dí)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以外的民族,也泛指外族或野蛮人。
英气(yīng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潇洒,有一种出众的风度和气度。
幼学(yòu xué)的意思:指初级的学问或知识。
终始(zhōng shǐ)的意思:终点和起点,从开始到结束。
徂征(cú zhēng)的意思:指远征、出征,通常用来形容军队出发征战的场景。
尊王(zūn wáng)的意思:尊敬君主,尊重王权。
幼学壮行(yòu xué zhuàng xíng)的意思:指年幼时学习扎实,长大后能够施展才华。
- 注释
- 春秋:指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分期之一。
尊王:尊崇周天子,维护周朝礼制。
攘夷狄:驱逐异族,抵抗外敌入侵。
幼学壮行:从小学习,长大后实践。
尚父:对姜子牙的尊称,因其辅佐周武王伐纣有功。
徂征:出征,远征。
却:抵挡,使退却。
回纥: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此处指代外敌。
- 翻译
- 春秋时期尊崇周天子,对外驱逐异族。从小学习大道理,始终如一坚持原则。
威严英勇的气质,姜尚堪称楷模。他领军出征,能抵挡回纥的侵犯。
-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春秋时期尊崇王道,对外抵御蛮夷入侵的精神。诗人提到的人物自幼即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践行勇武之道,始终如一地保有高尚的气节。这里的"尚父"是对杰出军事领袖的尊称,可能指的是像姜子牙那样的人物。诗中表达了对这位胡忠简公的期待,他如同尚父一般,能够带领军队出征,有效地抵挡回纥这样的敌对势力,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整体上,这是一首歌颂英勇忠诚和军事才能的赞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吴炼师归王屋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相和歌辞·贾客乐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湘渚。
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
琴曲歌辞·乌夜啼引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
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
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
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