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禾剪穗上囷储,黄藁堆兼绿叶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试 黜 题 卢 子 俞 所 居 宋 /陈 藻 门 外 冬 青 八 九 株 ,去 去 株 间 各 丈 余 。晚 禾 翦 穗 上 囷 储 ,黄 藁 堆 妆 绿 叶 居 。老 夫 晨 出 观 道 腴 ,摧 筇 逦 迤 来 东 庐 。世 界 在 前 君 悟 欤 ,饥 寒 火 宅 饱 华 胥 。主 人 慰 我 下 乡 书 ,谢 之 养 生 祗 业 儒 。虽 然 邻 酒 欠 钱 沽 ,粥 饭 可 以 供 朝 晡 。四 壁 虽 然 一 物 无 ,半 年 聚 稈 为 薪 芻 。但 愁 赋 税 吏 追 呼 ,鞭 挞 白 丁 省 限 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白丁(bái dīng)的意思:指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没有专业技能的人。
鞭挞(biān tà)的意思:指严厉批评、严肃惩罚。
朝晡(cháo bū)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冬青(dōng qīng)的意思:指冷静、沉着、不动声色。
赋税(fù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向公民征收的税款。也可泛指一切负担、压力。
寒火(hán huǒ)的意思:指火势微弱、火焰低矮的状态。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火宅(huǒ zhái)的意思:指家中失火或发生火灾。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逦迤(lǐ yǐ)的意思:形容曲折、蜿蜒的样子。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省限(shěng xiàn)的意思:指节约省用,限制开支。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税吏(shuì lì)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索取财物的官吏。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晚禾(wǎn hé)的意思:晚熟的禾稻。比喻晚年仍有所作为。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下乡(xià xiāng)的意思:指农民外出务农、探亲或参观学习等活动。
乡书(xiāng shū)的意思:指乡间的书籍,比喻知识浅薄或学问有限。
薪刍(xīn chú)的意思:指微薄的工资或财物。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业儒(yè rú)的意思:指能力高强的儒者,也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有德行的人。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追呼(zhuī hū)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名利或权势,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生命。
- 翻译
- 门外有几株冬青树,间隔大约一丈多。
傍晚时分,稻谷割下穗子存入谷仓,金黄的稻草和绿叶堆在一起。
我早晨出门欣赏肥沃的道路,拄着竹杖慢慢走向东边的房屋。
眼前的世界你领悟了吗?这里如同饥寒交迫者的乐园。
主人写信安慰我下乡,我以教书为生,只求温饱。
虽然邻居的酒钱还未付清,但粥饭足够早晚食用。
虽然家中空无一物,但半年来已积攒柴草。
只是担忧官府催缴赋税,鞭打百姓超过期限。
- 注释
- 门外:门口。
冬青:常绿灌木。
去去:渐渐离去。
株间:树与树之间。
晚禾:晚熟的稻谷。
囷储:谷仓储存。
黄藁:干枯的稻草。
绿叶居:稻草堆上有绿叶。
老夫:我(指诗人)。
观道腴:欣赏肥沃的道路。
东庐:东方的房屋。
悟:领悟。
华胥:理想中的乐土。
主人:屋主。
养生:维持生活。
邻酒:邻居的酒。
欠钱沽:欠钱未买。
粥饭:粥和饭。
朝晡:早晚。
四壁:家里的墙壁。
一物无:空无一物。
半年:六个月。
薪刍:柴草。
赋税吏:税务官员。
追呼:追赶催缴。
白丁:平民百姓。
限踰:超过期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卢子俞所居之地的田园景象和生活状态。首句写门外冬青树丛密集,间距适中,显示出环境的宁静与有序。接着描述晚稻收割完毕,谷穗堆积如山,连同黄草堆叠,绿叶相间,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诗人早晨出门,漫步至东庐,感叹眼前的富饶,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简朴,却能让人感受到世界的丰盈,如同从饥寒的火宅解脱出来,进入理想中的安乐境界。卢子俞作为主人,以乡书表达对诗人的关怀,诗人表示感激,虽然生活清贫,但读书人以修身养性为业,粥饭足以度日。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赋税官吏的忧虑,担心他们会催逼赋税,对百姓施加鞭挞,超过了规定的期限。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又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面对官府压榨的无奈与辛酸。陈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