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西 川 昙 域 大 师 玉 箸 篆 书 唐 /齐 己 玉 箸 真 文 久 不 兴 ,李 斯 传 到 李 阳 冰 。正 悲 千 载 无 来 者 ,果 见 僧 中 有 个 僧 。
- 注释
- 玉箸:形容篆书笔画圆润如玉制筷子,代指篆书。
真文:这里指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小篆的创造者。
李阳冰:唐代书法家,以篆书闻名,被认为是李斯之后的小篆大家。
正悲:正在悲伤。
千载:千年,指时间长久。
来者:后续的传承者或练习者。
果见:果然看见,表示出乎意料的遇见。
僧中有个僧:在僧侣之中发现了一个擅长书法的僧人,强调意外与惊喜。
- 翻译
- 珍贵的篆书艺术许久未盛行,从李斯传承到了李阳冰。
正当悲伤千年以来无继承者,果然在僧侣中发现了一位擅长此道的僧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对书法艺术的赞美。
“玉箸真文久不兴”一句表明玉箸(即玉制的刻刀)所刻出的真书体(一种古代汉字书写风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流行了。这里的“真文”指的是西汉时期的篆书,属于中国最早的正规书法之一。
“李斯传到李阳冰”则是说从秦朝的李斯(主持制定小篆)传承下来,到了唐代的著名书法家李阳冰。这里诗人提及李斯,是因为他与篆书的制定有关,而李阳冰作为当时的书法大家,其书法艺术成就被广泛认可。
“正悲千载无来者”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艺术形式长久湮没、不再流行的遗憾之情。这里的“千载”指的是很长的时间,表明篆书自古以来已经非常少有人问津。
而最后一句“果见僧中有个僧”,则带来了一线希望。这句话意味着在僧侣中间,诗人终于看到了一个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艺术的修行者。这里的“僧”很可能是指西川昙域大师,这位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而且还对书法有深厚的造诣。
整首诗通过表现诗人对于篆书失传的哀叹和对于能够发现这一艺术继承人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尊重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品令 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
西斋向晓。
窗影动、人声悄。
梦中行处,数枝临水,幽花相照。
把酒长歌,犹记竹间啼鸟。
风流易老。
更常被、闲愁恼。
年年春事,大都探得,欢游多少。
一夜狂风,又是海棠过了。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
缑山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
为问云间嵩少,老眼无穷今古,夜乐几人传。
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
一襟风,一片月,酒尊前。
王乔为汝轰饮,留看醉时颠。
杳杳白云青嶂,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
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空蒙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
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滕两岸,村落带林丘。
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
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
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
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