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兴 善 寺 僧 道 深 院 唐 /张 乔 江 峰 峰 顶 人 ,受 法 老 西 秦 。法 本 无 前 业 ,禅 非 为 后 身 。院 栽 他 国 树 ,堂 展 祖 师 真 。甚 愿 依 宗 旨 ,求 闲 未 有 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法老(fǎ lǎo)的意思:指古代埃及国王,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统治者威严的人。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后身(hòu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死后的身体
前业(qián yè)的意思:指之前所从事的工作、行业或职业。
受法(shòu fǎ)的意思:受法指的是承受法律的制裁或接受法律的约束。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无前(wú qián)的意思:没有前人,指没有前辈或前例可循。
西秦(xī qín)的意思:指西汉和秦朝两个朝代之间的时期。
有因(yǒu yīn)的意思:有原因、有缘由。
宗旨(zōng zhǐ)的意思:宗旨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个人的根本目标、理念或宗教信仰。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 注释
- 江峰:指江边陡峭如尖峰的山峦。
峰顶人:居住或修行于山峰顶端的人。
受法:接受、传承佛法。
法:佛法。
老西秦:指历史悠久的西秦地区,此处代指佛法的古老源头。
无前业:不受前世业力影响,意指佛法超越轮回因果。
前业:前世所造的业力,影响今世命运。
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
非为后身:修行禅法并非为了追求来世的福报或果位。
后身:来世之身,即下辈子。
院:寺院。
栽:种植。
他国树: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树木品种。
堂:佛堂,寺庙中的主要殿堂。
展:展示。
祖师真:祖师(禅宗创始人或历代重要高僧)的真容画像或塑像。
甚愿:非常希望,极愿。
依宗旨:依照禅宗的宗旨和教义行事。
求闲:寻求清静闲适的生活或修行状态。
未有因:没有机缘,尚未找到合适的条件或时机。
- 翻译
- 江峰之巅有人在,承袭佛法源自古老的西秦。
佛法本无前生之业力牵绊,修禅并非为了来世之福报。
寺院内种植着异域的树木,大堂中供奉着祖师的真容。
心中极愿遵循宗派教义,然而寻求清闲之道却尚无机缘。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题目为《题兴善寺僧道深院》。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禅定境界的情操。
"江峰峰顶人,受法老西秦"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高洁之人,在江峰的巅峰之上接受着来自老一代的佛法,这里面的“老西秦”可能指的是一位在西秦地区有深厚造诣的禅师。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既展现了僧人的高洁地位,也暗示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传统。
"法本无前业,禅非为后身"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追求的性质。佛法不依赖于过去的功绩,而是直接指向心灵的觉悟;禅修也不是为了未来的某种成就或转世,而是关注当下的精神实践。这两句诗强调了一种超越世间因果的精神境界。
"院栽他国树,堂展祖师真"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生活场景。院中栽植的是来自异国的植物,这可能象征着僧人的心胸广大,能够吸纳各地之精华;而“堂展祖师真”则显示了对禅宗祖师们真实传承的尊崇。
最后两句"甚愿依宗旨,求闲未有因" 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够遵循宗派的教诲,追寻一种超脱尘世纷扰、没有杂念的清净生活。这不仅是对佛法的一种理解,也反映出诗人本人的精神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僧道深院的描写和对佛法禅修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觉悟的主题。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嫣然亭
桃花结子杏花落,蛱蝶飞来绕新绿。
胭脂如醉春意浓,嫣然一笑桃杏俗。
蔷薇之露不涴衣,玉颊彷佛生頩姿。
无双国色自爱惜,描貌安用诗人诗。
雨湿东风三月尾,夜寒烧烛照花睡。
索花劝饮乾百壶,美人羞死颦眉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