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荡晴江,夜雨落梧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工拙(gōng zhuō)的意思:指工作或技艺拙劣,不熟练。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论工(lùn gōng)的意思:指以工作为重,注重实际,重视劳动创造价值。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问月(wèn yuè)的意思:比喻人的志向高远,追求无法实现的事物。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圆缺(yuán quē)的意思:指完整的圆形缺少一小部分,形容事物不完美或不圆满。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主宾(zhǔ bīn)的意思:主宾意指主要人物和客人,用来形容主人公与客人之间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以“春风荡晴江,夜雨落梧叶”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春风与夜雨,晴江与梧叶,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内心的波动与平静。接下来,“南坡有高人,孤亭占清绝”,点明了诗中的主角——一位隐居在南坡的高人,他的居所被描绘为“孤亭”,突出了其孤独而又超然的形象。
“看竹孰主宾,问月几圆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感。竹子作为传统文人画中的常见元素,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而“主宾”的概念则暗示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思考。月之圆缺,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诗人借以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泉池三伏冰,花砌五更雪”这两句,通过极端的自然现象,如夏日的冰泉和冬日的花砌雪,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不可思议,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最后,“独抱栽培心,造化论工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有对命运安排的接受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子虡
人生恨无年,我老已烂熟。
退耕镜湖上,风雨有茅屋。
事君阙补报,得此不啻足。
馀年尚几何,袅袅风中烛。
大儿戍塞垣,驰马佩矢箙。
去家千馀里,辛苦就微禄。
书来续三纸,语悲不忍读。
遹弟在我傍,亦复泪溢目。
门户嗟日衰,持守赖家督。
雪云暗淮天,念汝方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