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的《有感(其二)》。诗中通过描绘两位形象对比鲜明的人物——太祝(古代官职,负责祭祀)失明却心灵明亮,仲车(可能指某种器物或人名)耳聋却感知敏锐,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这两句以视觉和听觉的反差,暗示了有时候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并非依赖于感官,而是内心的洞察力。"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诗人感慨何时能见到清澈的社会风气,对于世间的纷扰和非议,他感到忧虑和无奈。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烽火象征战事,龙国可能指远方的国家,楼船则暗示军事行动。这里暗示着战争的威胁和远方的不安定因素。"鲒亭"可能是地名,也可能寓指某种理想或宁静之地。
最后两句"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黄头"通常指年老之人,"选壮"则指向挑选年轻力壮者,此处暗指朝廷选拔人才。而"鸡肋"典出《三国演义》,刘伶以酒为命,此处诗人自比刘伶,表达对当前时局无能为力,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二章·其一
刚风轶飞浮,丛霄隐寥阔。
其上仙者家,俯世尘漠漠。
慨我志远游,幽思无与豁。
披云一长啸,曾举骑轇轕。
整袂谒灵君,授我一丸药。
侍宴旬始宫,从游紫虚阁。
琅函閟道帙,许我抽玉钥。
玄期记三生,广度有夙诺。
世氛日澒洞,帝念惨不乐。
愿借万里风,从君驾鸾鹤。
鞭雷挥斗柄,夔罔并絷缚。
扫清六合尘,景象回阊阖。
帝命不可稽,侍晨司校录。
永劫保澄明,何问痴仙愕。
题巴东县秋风亭
万山寂寂巴东县,千古堂堂寇长官。
野水可无诗问讯,秋风长对泪汍澜。
著楼无地尽渠诧,折箠立功非我难。
君看公安一梢竹,向来许国寸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