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午》
《重午》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谁将佳节号天中,阳极阴生自重

角黍但能娱幼稚,綵丝那得蛟龙

千年沉汨英灵在,万里浮菖习俗同。

逐客有家归未得,满怀离恨南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号天(hào tiān)的意思:号天意为叫嚣天地,声势浩大,指某人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形容某人豪情万丈,声势浩大。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角黍(jiǎo s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离恨(lí hèn)的意思:离别时的悲伤和痛苦之情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阳极(yáng jí)的意思:阳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为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地方。

阴生(y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形成或者发展的过程,也可以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有家(yǒu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家。

幼稚(yòu zhì)的意思:幼稚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稚气,也可以指成年人思想、行为不成熟。

逐客(zhú kè)的意思:指拒绝客人,把客人赶走。

自重(zì zh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自重自爱,不轻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或影响。

鉴赏

此诗《重午》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与情感。首句“谁将佳节号天中”以疑问开篇,引出端午节的特殊地位。接着“阳极阴生五自重”点明了端午节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联,寓意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

“角黍但能娱幼稚,彩丝那得制蛟龙”两句,通过对比角黍(粽子)与彩丝,表现了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多样性和对孩童的特别关怀,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驱邪避害的渴望。

“千年沉汨英灵在,万里浮菖习俗同”则将历史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深入人心,无论地域如何辽阔,这一习俗都得以延续,体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深远影响。

最后,“逐客有家归未得,满怀离恨寄南风”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虽身在他乡,但心系故土,借南风寄托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和深情。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次韵春日即事六首·其四

如膏细雨沐轻红,更有催花少女风。

薄暮浓云横汉外,西山数点有无中。

(0)

好事近

小阁过重阳,愁对轻篁团色。

喜得蛮笺新唱,似夜光明月。

萸房菊蕊定相怜,酩酊误蕉叶。

犹记去年今夜,听歌声清切。

(0)

晚晴

子规声里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

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

人于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柰斟。

渔叟底知如许事,棹歌穿入暮烟林。

(0)

和开之社日

久要来新燕,檐花泫晓霏。

治聋憨舅醉,废读惰孙归。

鹘突输赢局,醒松脱着衣。

一帘春寂寂,谁解识吾机。

(0)

古意谢崔扬州辟·其一

突兀谁家楼,风雨岁薄之。

大梁危欲压,小柱亦半攲。

匠斧睨其旁,搏手难独支。

南山有奇材,细钜不可遗。

(0)

浮溪周居士挽诗

野水岗头屋,春风竹里厨。

所安仁者静,其乐道之腴。

遗逸盍徵诏,耆英空画图。

诗书根气远,丛桂蔚相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