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
《出塞》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一望祁连北,沙黄昼不分

沿山皆汉帜,隔水是尘氛

风劲霜雕入,碛寒野兕闻。

髑髅白日,犹似怨将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尘氛(chén fēn)的意思:指尘土弥漫的气氛,形容事物昏暗、沉闷或萧条无望。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汉帜(hàn zhì)的意思:指国家的旗帜或者指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野兕(yě sì)的意思:指野生的狼,比喻凶恶狡猾的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鉴赏

这首《出塞》诗,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悲凉氛围。首句“一望祁连北,沙黄昼不分”以宏大的视角展开,将读者带入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中,远处的祁连山脉在黄沙中若隐若现,白天的视线被黄沙遮蔽,难以分辨方向,营造出一种苍茫而荒凉的意境。

接着,“沿山皆汉帜,隔水是尘氛”两句,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的痕迹。沿山处飘扬着汉朝的旗帜,隔着河水弥漫着战事的尘埃,暗示着这片土地曾是战争的舞台,历史的印记依然可见。

“风劲霜雕入,碛寒野兕闻”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环境特征。强劲的风和寒冷的霜让大地显得更加荒凉,野兽的叫声在寂静的沙漠中回荡,增加了诗的凄凉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最后,“髑髅啼白日,犹似怨将军”以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收尾。髑髅(骷髅)在白日下发出啼声,仿佛在控诉或抱怨,这种非人的声音与光明的日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无辜生命的哀悼。同时,这句诗也将矛头指向了将军,暗示了战争的罪责不在于士兵,而在于指挥战争的决策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以及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新凉

满阶梧叶月当头,处处凉风豁远眸。

欹枕初惊秋气爽,碧天无际一沙鸥。

(0)

读张公煌言满洲宫词足徵其杂揉之实李御史来东都又道数事乃续之·其二

九王旧好漫相寻,椒室沉沉月色侵。

宫监忽惊见故主,频闻悲怨到更深。

(0)

红毛城

秋风披拂海天青,瞥见安平耸石城。

玉色烟光缥岛屿,金台晴气映蓬瀛。

仙家鸾鹊凭高起,波际鱼龙帖浪行。

闻道红苗雕镂日,神工鬼斧竭心营。

(0)

台湾纪巡诗·其三十二

仙山缥渺闇斜曛,石上棋枰旧印纹。

沙马矶头人罕到,烂柯樵子话烟云。

(0)

寓台咏怀·其一

玉门何路望生还,恍忽长辞天地间。

黄耳音书隔人海,红毛衣服共云山。

亡秦歃血今三户,适越文身古百蛮。

皂帽藜床未归客,独惭无术救时艰。

(0)

勘灾·其一

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

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

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

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