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应(bào yìng)的意思:指因为过去的行为、言论或思想而受到的恶果或惩罚。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大约(dà yuē)的意思:大致、大概的意思。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境象(jìng xiàng)的意思:指环境的样子或者景象。
清静(qīng jìng)的意思:指环境安静、没有喧嚣和嘈杂。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天(sān tiān)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形容事情迅速完成。
- 翻译
- 三天的景象验证了人世间
它既不在江湖漂泊,也不在深山藏匿
- 注释
- 三天:指一段不长的时间。
境象:景象或世事的变化。
人间:人世间,现实世界。
不在:不在于。
江湖:泛指社会,也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山:隐居的地方,象征远离尘世。
颇同:大致相同,相似。
随报应:因果报应,佛教理念,行为的好坏会有相应的结果。
耳根清静:耳朵清净,没有外界干扰。
道心:修行者的心境,或者对道的理解和追求。
闲:悠闲,平静。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缘识·其十五》,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之手。诗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清净的思想境界。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 这两句意在说明诗人已超越了对世俗界限的执着,他的心灵不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高度。"三天"可以理解为最高的精神层次,而"境象"则是形容这种精神状态下的景象和感受。"验人间"表明诗人用这样的精神境界去体察和认识人世间的一切。
接着的两句 "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展示了诗人对于宇宙规律的顺应与内在修养的达观。"大约"意味着广泛无边的道理,"颇同"则表明这种道理与万物皆一的和谐统一。"随报应"指的是顺应自然、顺应因果规律,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思想。在这里,它强调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中的平静接受态度。"耳根清静道心闲"则更加具体地描绘出诗人的内在世界:他的感官(以耳为象征)非常清净,不受外界干扰,而他的精神核心(即“道心”)也保持着悠然自得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与超脱之境,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衡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倖.追悼沈姬
烟波江上。旧曾共、桃根打桨。
记王粲、客游无绪,累尔伶仃相向。
争兰桡、双载人来,经年不载人同往。
叹逝水无情,罡风太恶,人与落花并葬。
生就了、聪明性,应悟彻、尘因俗障。
梦中傅幽怨,声声诉出,夜台多少凄凉况。
一灵无恙。趁归舟、安稳玉箫,重侍韦皋帐。
吟成楚些,付与秋坟鬼唱。
满江红.题吴墨舫桃源图,步原用文待诏韵
图画当年,正桃树、生花时节。
有延州高士,酒颜方热。
南浦风光何所似,西畴兴会由来别。
恰闻人、洞口忆当年,频频说。舟过处,涵冰雪。
花落尽,同榆荚。叹青芝白鹤,一时都绝。
凡事总随风里絮,披图恍对云间月。
幸前贤、手泽有传人,思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