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今何去,天目万丈云。
《尼童何了诜从道一长老六年一日忽舍去莫知所之或云在天目山诜甚喜将薙落从之可少助乎》全文
- 翻译
- 如今的师父去了哪里?
他消失在天目山那万丈云深处。
- 注释
- 一师:指代某位师父。
何去:去哪里了。
天目:地名,浙江天目山。
万丈云:形容极高或极远的云层。
著:穿。
我:诗人自己。
粗袈裟:粗糙的僧袍。
大茅君:可能是指住在大茅屋的高人或者神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老突然离去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对其离去的不解和追寻。"一师今何去"一句直接提出问题,强调长老的离去如同天外隐现,难以捉摸。"天目万丈云"则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不可触及的境界,天目山在这里成为了心灵净化和精神追求的寄托。
诗人通过"著我粗袈裟"一句,传达出自己与长老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其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对住大茅君"则是对长老的尊称,表明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寓意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导师离去的不舍与追寻,以及内心对于超脱尘世、高处于世俗之上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七
春秋议不辩,秘旨如缄封。
大雅久沦寂,蔓草委王风。
羲爻落俗占,孰与原吉凶。
硕果不复实,但见枝叶崇。
岂无匣中剑,神光射苍穹。
伊谁力剪削,徐收精一功。
青史揭纲维,未尽与夺公。
帝秦帝隋晋,篡恶或未容。
操戈频入室,侃侃临晦翁。
青天白日下,岂受寸云蒙。
一柳双莺与冯柳二公联句
柳州堂上画图新,摩诘诗中为写真。
老眼暂看心欲醉,高怀相对咏何频。
想当落笔风情别,幸得开樽物意春。
烟雨十枝初入柳,江天双鸟最宜人。
偶来并坐空矰弋,忽著高飞远俗尘。
淑气谩催回百啭,閒情容与转相亲。
碧云声落千门晓,别墅巢深万树匀。
淡墨依稀何处得,李生往事与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