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大画时,予三十而有立。
钱诵画时,予究道之出入。
客问直夫,处事太执。
直夫俛而笑曰,人各是其所习。
傲世(ào sh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自负、自豪、自信,超越一切、独领风骚。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处事(chǔ shì)的意思:指处理事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等级(děng jí)的意思:指事物或人在等级制度中所处的级别或地位。
画时(huà shí)的意思:指绘画技艺达到了高超的境界,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时令的变化。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取容(qǔ róng)的意思:接纳、容纳
弱冠(ruò guàn)的意思:指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用来形容年纪轻轻就显示出了成熟和才华出众。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脂韦(zhī wéi)的意思:指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
缀文(zhuì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的结尾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收尾或总结。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张侃在不同人生阶段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态度。从弱冠之年(二十岁左右)开始,诗人便涉足于文学创作,展现出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三十岁时可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立场与价值观,这或许与他对于社会等级和世俗规则的态度有关。
“徐永升画时,予弱冠而缀文”,意味着在他年轻时,可能就已经开始了文学创作,与艺术家徐永升有所交集。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敏感和早期的文学成就。
“赵可大画时,予三十而有立”,表明在三十岁左右,诗人可能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与赵可大的艺术创作相伴随。这里的“有立”可以理解为在精神上或事业上站稳脚跟,显示出一种成熟与自信。
“钱诵画时,予究道之出入”,则是在更深层次上探讨了诗人对道的理解与追求。钱诵可能是另一位艺术家,而“究道之出入”则意味着诗人深入探究了道德、哲学等更高层次的思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最后,“盖尝晦其声名,谢其等级。恶脂韦而取容,与傲世而长揖。”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等级制度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虚伪逢迎的反感。他选择独立于世俗之外,以傲然的姿态面对世界,拒绝随波逐流,坚持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转变,展现了其对艺术、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
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
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
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江湖馀派少,鸿雁远声哀。
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
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
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
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
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