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衙》
《放衙》全文
清 / 蒋庆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隔坐青山放衙小胥敛牍趁归鸦。

城颓古堞斜通路,菊瘦荒畦晚见花。

乡思涉秋浓胜酒,名心退老薄于纱。

药囊抛掷书签冷,太息吾生画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放衙(fàng yá)的意思:指官员放下威严、虚心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画蛇(huà shé)的意思:比喻多此一举,做了本不必要的事情。

名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追求虚荣和权势。

抛掷(pāo zhì)的意思:抛掷指的是用力投掷或扔掉东西,也可以用来比喻轻率地对待或放弃某事物。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书签(shū qiān)的意思:书签是指用来标记书籍阅读进度或特定内容的工具。在引申义中,书签也可指代对某个事物的关注或记忆。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退老(tuì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体力衰退,退休或离职。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小胥(xiǎo xū)的意思:形容人年纪小、资历浅、经验不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放衙后的闲适与感慨。首句“隔坐青山劝放衙”写出了环境的宁静,青山环绕,仿佛在劝告作者早早结束公务。接着,“小胥敛牍趁归鸦”描绘了胥吏收拾公文,准备回家,连乌鸦也似乎在催促着归程。

“城颓古堞斜通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城墙破败,古旧的城堞歪斜,小径通向远方,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氛围。诗人漫步其中,看到“菊瘦荒畦晚见花”,即使在荒芜之地,菊花依然坚韧地绽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

“乡思涉秋浓胜酒”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秋天的愁绪比美酒还要醇厚。而“名心退老薄于纱”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随着年事渐高,对名利的追求变得如同薄纱般淡然。

最后两句,“药囊抛掷书签冷,太息吾生拙画蛇”中,诗人感叹自己闲置的药囊和书签,暗示了生活的闲暇和对过去忙碌生活的反思。以“画蛇”自嘲,寓言自己晚年生活虽然清闲,但仍有几分遗憾,未能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施展才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放衙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蒋庆第
朝代:清

(1823—1906)清直隶玉田人,字季萼,又字箸生,号杏坡。咸丰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为章丘知县时曾捐俸修城。好学,从无释书去笔砚之日。有《友竹草堂文集》。
猜你喜欢

行殿读书示翰林侍讲高士奇

六御东巡海上回,夜深思古帙重开。

秘书日日随行幄,玉辇前头珥笔来。

(0)

紫牡丹·其一

金粉轻黏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人间作好春。

(0)

月下醉歌

明月本在东林间,不知何时走上天。

为贪杯酒未及顾,失尔去路无由攀。

惟见青空似碧海,琉璃万顷嵌银盘。

咫尺人天不相管,何况世外求神仙。

蓬莱瀛洲果何处,秦皇乃葬骊山边。

固知仙骨有时朽,惟尔飞光最长久。

西升东没无穷期,白免捣药延尔寿。

如何醒眼看世人,不伴玉皇饮天酒。

宋无忌,娥影珠,一日奔驰四万里。

何如花间倾玉壶,壶空醉矣还歌呼。

(0)

齐天乐.络纬

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离悰记往。

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

翠股斜攲,萧萧又送去年响。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馀绚漫想。

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

(0)

醉乡春

最好桂林香酒。擎出玉杯纤手。

皎月下,艳花间,随意老人消受。果裸二豪何有。

天上酒星吾友。解沉湎,即神仙,醉乡日月谁能取。

(0)

飞雪满群山.本意次宋张矩韵

才讶悠飏,俄惊飘瞥,明驼皓鹤齐远。

银房压叠,琼涛浩涆,失却天半烟鬟。

玉参差成顷,都酿做、吴江暮寒。

无聊又听,谁家画角,吹入小屏山。

记得潼关前岁发,一行骑阻,万里程悭。

云霾楚栈,风饕汉垒,红毡在混茫间。

又故乡雪满,描难就、倪迂范宽。

来朝定霁,一蓑准拟江上看。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