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其三》
《招隐·其三》全文
明 / 黄廷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蹑尽山亭石径回,我心麋鹿自为媒。

老僧欲别云关外何意朱衣送酒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山亭(shān tíng)的意思:山亭是指山上的亭子,比喻隐居的地方或独处的环境。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云关(yún guān)的意思:云层遮挡视线,比喻事物不明朗或难以捉摸。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招隐(其三)》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蹑尽山亭石径回”,通过“蹑尽”和“石径回”展现了诗人漫步在山间小路直至山亭的情景,给人一种闲适而深沉的意境。

第二句“我心麋鹿自为媒”,诗人以“麋鹿”自比,暗示自己心境如野鹿般自由自在,不拘于尘世的束缚,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这里的“自为媒”是说诗人的心境与自然和谐相融,无需外界媒介也能沟通。

第三句“老僧欲别云关外”,进一步点出环境的幽静和远离尘世的特点,老僧即将离开这云雾缭绕的山关,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即将结束。

最后一句“何意朱衣送酒来”,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朱衣”(古代官服的一种颜色,此处可能象征贵客或世俗之人),表示一位身着华丽服装的人送来美酒,打破了隐居的宁静,带来了一丝意外的惊喜,也暗示了诗人与世俗仍有微妙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逸生活和世俗间的偶遇,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微妙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留恋和关注。

作者介绍

黄廷用
朝代:明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猜你喜欢

易秋河自楚归又往端州作送

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

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

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

(0)

九成台

不惮炎陬道路长,空馀危槛倚斜阳。

九疑云暗连江海,大雅风沉忆凤皇。

草色几含新雨露,水声犹作旧宫商。

当时岂厌南巡狩,万古重华一帝王。

(0)

虞翻园

放逐孤臣旧有园,空阶一立忆虞翻。

欺人乱世寻常事,知己平生岂易言。

无数野鸠争树落,几番闲蝶入花屯。

海幢亦是杨孚宅,谁过诃林细共论。

(0)

石波道中

已入偏隅岂易存,黄芩曾建一军屯。

西秦失鹿人初猎,南楚无萍虎又蹲。

远望孤城寒夕照,久知高阙落苔痕。

乌江亦有重瞳泪,飞入桃花逐水浑。

(0)

吊祢正平墓

婴母洲边日未昏,草寒应是立孤魂。

词华一代人争妒,天性当时尔独存。

如鬼阿瞒偏忍辱,似神黄祖不能恩。

奸雄亦在秋烟外,为击渔阳起暮猿。

(0)

灯花

夜夜汝相对,孤心不作灰。

事非曾意及,花似为春催。

短睡人初觉,疏窗月未来。

莫言消息晚,襟抱一时开。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