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入骨(rù gǔ)的意思:深深地影响到内心,使人无法忘记。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语风(yǔ fēng)的意思:指言辞的风格或特点。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 注释
- 莹心碧:形容水清澈透明,给人以心灵上的洁净感。
入骨清:形容山色清新,仿佛深入骨髓,令人神清气爽。
云际屐:指穿过云层的木屐,象征高远或超脱尘世。
竹间亭:竹林中的小亭,象征宁静与自然。
鸟语风嘲哲:鸟鸣和风声仿佛在讨论哲理,寓言生机与智慧。
花枝日杳冥:花朵在日落时分显得幽深而神秘。
江上笛:江边的笛声,可能引发思乡之情。
客里不须听:身处异乡的人无需再听这笛声,表达孤独和离愁。
- 翻译
- 野外的流水清澈照人心,春天的山色深深渗入骨髓。
离去时穿过云端的木屐,归来时躺在竹林间的亭子里。
鸟儿鸣叫如同风在嘲讽智慧,花朵随日光逐渐暗淡。
傍晚江面上的笛声响起,身处他乡的我无需倾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野水莹心碧"中的“莹”字形容水的清澈,"春山入骨清"则用“入骨”来形容春天山色的清新纯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去穿云际屐"和"来卧竹间亭"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鸟语风嘲哲"中的“嘲”字有讥诮之意,但在这里用以形容鸟鸣的和谐,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世俗纷争的超然。"花枝日杳冥"则是对春天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通过“杳冥”来表达光影的迷离感。
最后两句"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表明诗人在傍晚时分,在江边吹奏着笛子,而对远方来的客人则不需要去关注或倾听。这不仅是对音乐之美的享受,也象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离亭燕.伯兄前数日过皖不及把晤闻径赴杭州矣
苜蓿一盘潇洒。投笔先生归也。
老至邮亭逢骨肉,世上金绘无价。
极目皖公山,只见暮云如画。滚滚大江东下。
渺渺片帆高挂。君去我来无十日,悭此水天清话。
有约在西湖,记取一樽重把。
红情.题张玉珊茂才鸣珂红豆花画册次韵
替谁著色。是个人影子,疏疏密密。
绮梦三生,画里秾华似曾识。
南园荒凉若许,算往事、红墙空忆。
待约略、说起相思,未语泪先湿。小立。玉阶侧。
愁绰约仙姿,瘦损风日。
凝脂作液,点点唾壶血同碧。
千古情苗难断,花落去、阴成犹昔。
月影下,劳记著、几声长笛。
小桃红.题汪蛟门礼部小照三好图
一曲山香舞。门外桃花雨。
清醥浮来,玉山颓了,十眉愁妩。
最欺人、还道有心情,觅羽陵残蠹。醒眼今何计。
十丈东华土。偏只赢他,一编陈墨,商量今古。
更何年、二十四桥边,问吹箫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