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慈孙(cí sūn)的意思:指对祖父母或长辈孝敬有加、孝顺的后代。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纸窗(zhǐ chuāng)的意思:指纸做的窗户,比喻虚有其表,不真实或脆弱的东西。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孝子慈孙(xiào zǐ cí sūn)的意思:指儿子孝顺父母,孙子孝顺祖父母,形容子孙尊敬父母和祖父母的美德。
- 注释
- 石鼎:古代煮水、烹茶的器具,象征着生活日常。
朝暮:早晨和晚上,表示时间流逝。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简朴的生活环境。
寒温:指冷暖变化,代指四季更替。
踰年:超过一年,表示时间长久。
庙祭: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体现家族传统。
孝子慈孙:孝顺的子孙,这里指的是尊敬长辈的人。
- 翻译
- 在石鼎的敲击声中度过早晚时光,
在纸窗的光影下感受冷暖季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石鼎声中朝暮",展现了自己在石制炊具的烹煮声中度过一天,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伴随着这种生活节奏。"纸窗影下寒温"则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透过纸窗,感受到室内的温度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踰年不与庙祭"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参与家族的宗庙祭祀活动,这在古代社会中是尽孝的重要表现。"敢云孝子慈孙"则是诗人自谦之语,他不敢自称是孝顺的子孙,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家族责任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寓含了诗人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坚守和自我反省,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修养和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