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俞(bā y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懒散、无精打采、不积极。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动作(dòng zuò)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事物的运动。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龙战(lóng zhàn)的意思:指英勇奋战,战斗力强大。
齐列(qí liè)的意思:指物品排列整齐、齐头并进,没有落后或突出的情况。
圣皇(shèng huáng)的意思:指尊贵无比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统纪(tǒng jì)的意思:统一纪律,管理秩序。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形影(xíng yǐng)的意思:形影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形体和影子都存在,形容人或物体的形状、形态和姿态非常相似。
鹰鹞(yīng yà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眼力非常好,能够看得很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宣武帝的盛大舞蹈表演,通过“惟圣皇”开篇,强调了皇帝的崇高地位与伟大德行。诗中以“德巍巍”形容皇帝的品德之高,象征着皇帝的光辉照耀四方。接着,“光四海”进一步强调皇帝的影响力遍及天下。
“礼乐犹形影”,形象地表达了礼乐与皇帝的紧密关系,如同形影不离,暗示了皇帝对礼乐制度的重视和推崇。紧接着,“文武为表里”,说明了文治武功并重,皇帝在内政外交上都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乃作巴俞肆舞士”点明了舞蹈表演的开始,这里的“巴俞肆舞士”指的是来自巴俞地区的舞者,他们的舞蹈技艺高超。随后,“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描绘了舞蹈中武器的排列,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表演。
“进退疾鹰鹞。龙战而豹起”描述了舞蹈中的动作迅速而有力,犹如鹰鹞的迅猛飞翔,又如龙战时的激烈搏斗,豹子的突然跃起。这些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和力量感。
“如乱不可乱。动作顺其理”强调了舞蹈虽然激烈,但始终遵循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不会陷入混乱之中,体现了舞蹈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离合有统纪”总结了整个舞蹈表演,意味着舞蹈中的分离与聚合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结构,整个表演既自由又有序,展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和组织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晋宣武帝舞蹈表演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皇帝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也展示了古代舞蹈艺术的精湛与深邃,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次应侍郎仁伯韵
九日风高快客情,穹然天宇气澄明。
白衣酒送人难得,黄菊花开句易成。
对景浑忘披雪鬓,登高喜放遏云声。
古人曾堕龙山帽,为爱金风两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