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苟免(gǒu miǎn)的意思:苟且逃避,勉强逃生。
金玉(jīn yù)的意思:金玉是指珍贵的金子和玉石,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爽籁(shuǎng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清脆悦耳。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迢远(tiáo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闲吟(xián yín)的意思:指闲暇时吟咏诗词或欣赏音乐的休闲活动。
优昙(yōu t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德。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注释
- 滋:滋润。
爽籁:清脆的声音。
苟免:勉强避免。
优昙花:传说中的稀有植物,比喻难得或不易得的事物。
- 翻译
- 夜晚的雨滋润着山上的草丛,清新的声音从古老的树木中传出。
悠闲地吟诵竹林仙人的经文,比咀嚼金玉还要纯净清脆。
蟋蟀在破败的墙边哀鸣,只求能避开困厄,不觉局促。
道人所种的优昙花,在远方的青山中独自盛开,显得遥远而幽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悠閒的山中生活。开篇"夜雨山草滋,爽籁生古木"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山草因雨而变得更加鲜绿,而古木间也透出一股生机。这两句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发的自然环境,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着"闲吟竹仙偈,清于嚼金玉"则展现了诗人在这静谧环境中的心境。诗人不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安宁,还通过吟咏竹仙的诗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清于嚼金玉"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净,这里的"清"不只是指声音的纯净,也包含了诗人内心的澄明。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如"蟋蟀啼坏墙,苟免悲局促"所示。尽管蟋蟀啮咬墙壁给人一种破败和狭窄之感,但诗人却选择了宽容和接受,这种心态也反映出诗人在山中生活中的超然与豁达。
最后两句"道人优昙花,迢迢远山绿"则是对僧侣生活的一种描绘。"道人"指的是修道的人,他们常居于深山之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来追求精神的纯净和升华。"优昙花"是一种美丽而不张扬的植物,它在这里象征着那些隐逸高僧的生活态度。而"迢迢远山绿"则描绘了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势,色彩是那么的翠绿,这里既有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夜雨、古木生机、竹仙偈语、蟋蟀啮墙、道人优昙花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生活态度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放光二大士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證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證我作是说。